马上评|景区要对“强拉游客拍照”的顽疾动真格

近日,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反映,其带侄女在重庆洪崖洞游玩时,遭一名红衣女子拉拽,要求提供付费拍照服务,侄女表示明确拒绝后,遭对方恶语相向。此事在7月12日被全网关注。
7月13日,重庆渝中文旅连续发布情况通报,称唐某违规揽客行为属实,且揽客过程中态度恶劣,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已依规给予行政罚款处罚。同时,重庆市摄影行业协会对唐某进行从业限制。洪崖洞景区也将唐某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在洪崖洞景区从事经营行为。
暑假正值旅游高峰期,洪崖洞又是热门景点,这一新闻引发了不小的高度关注。即便没去过洪崖洞,有不少人也曾在别的景区被旅拍推销者骚扰过,可见这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顽疾。这些“旅游串串”动辄数百,分布在热门景点,看到游客就搭讪、攀扯,谈不成生意有的就很容易引发言语冲撞,让游客不堪其扰。
重庆渝中文旅对个案的处理及时到位,但背后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可能是如何遏制当地各大景点的旅拍乱象。因为这类乱象,在现实中更常见的状态,是处于“骚扰”的阶段,一般不会升级到激烈冲突。虽然游客觉得不舒服,旅游体验很受影响,却很难去维权。
对这类处于灰色状态的旅游乱象,不少地方进行过治理探索。比如在去年底,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就曾联合属地区(市)县文化执法支队及区级相关部门,共同整治和查处宽窄巷子、武侯祠等热门景点出现的“旅游串串”揽客乱象。
执法人员总结的经验,除了要加强巡查“发现一起、驱离一起”之外,也强调这是一项长期且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任务。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旅游串串”揽客,虽然让部分游客反感,但只要没有越过一定边界,就仍属于正常商业的范畴,需要视情况看由什么部门来介入。
网上也有人建议,这些热门景区不妨将旅拍收归统一管理,禁止在公共空间揽客。这么做是保证了秩序,但有没有可能也导致了事实上的垄断经营,剥夺了游客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对于那些有旅拍需求的游客来说,有更多的选择,恐怕总比只能接受景区有限的商家更好,价格上也可能更便宜。
所以,要规范“旅游串串”揽客乱象,恐怕没有一劳永逸的简单方案。“一刀切”禁止很难,更可取的办法,还是摸索建立常态化治理的工作机制。正如曝光洪崖洞旅拍乱象的游客所言,现场多数旅拍从业者还是守规矩的,“横得离谱”的是特例。
对那些“横得离谱”的典型,必须动真格,发现一起严惩重罚一起,此次重庆警方给予唐某行政罚款处罚,洪崖洞景区将其列入“黑名单”,让违规者受到了惩罚,也给其他揽客者敲响了警钟。
经此事件后,执法人员还要加强常态化的巡查和执法。对景区而言,“旅游串串”的规模和人员往往相对稳定,哪些人是正当揽客,哪些人容易浑水摸鱼,只要多检查、多走访暗访,并不难察觉。精准化的“盯人防守”策略,既不伤害景区的业态,也能维护好游客利益、行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