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空间到万里云端:星巴克品牌价值锚的落点在哪里?

当一杯醇香的星巴克咖啡遇上万米高空的飞行旅程,会碰撞出怎样的消费新火花?7月14日,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方航空会员体系的全面合作,揭晓了这一答案。
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航航空全面合作正式开启
当天,星巴克中国宣布,1.6亿有星人(即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将率先开启“啡行模式”,享受由星享俱乐部与东方万里行俱乐部共同打造的联合会员计划,有星人的价值型体验又迎来大幅升级。未来,双方还将依托互补资源优势,重点聚焦云南咖啡共创、文旅共创与可持续发展共创三大领域,探索“咖啡+航旅”业态互融的广阔可能性。
这场横跨“咖啡”与“航旅”两大领域的跨界联动,不仅是消费品牌与航企巨头的一次资源整合,更标志着“体验经济”进入价值共生的3.0时代——从地面的“第三空间”到云端的“移动空间”。
星巴克正以创新姿态重新定义高品质生活的边界,而东航则通过咖啡IP的注入为航旅体验赋予更多人文温度。双方不同等级的会员都可立即开启“啡行模式”,享受覆盖“会员绑定、消费积分、乘坐航班”飞行全链路的专属体验。
而这,不仅为双方数以亿计的会员带来了切实可见的权益升级和体验革新,更通过聚焦云南咖啡产业赋能、特色文旅产品开发等战略性项目,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层面释放协同效应,创造共享价值。
“啡行模式”启幕:1.6亿会员迈入“咖啡+航旅”新体验
“为有星人打造更高品质的‘星式生活’,一直以来是星巴克不变的追求。通过携手东航,我们为有星人带来了全新的‘空中’场景。未来,无论他们身处云端或漫步城市,都能获得一份熟悉而确定的价值感。”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每一次飞行、每一杯咖啡,都将人与人联结得更为紧密。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航,均对沪滇合作、文旅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着长期而坚定的承诺。我们将继续发挥双方优势,将美好带入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在现代生活图景中,航旅不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咖啡也不只是一杯饮品——前者是生活方式的延伸,后者是情感体验的载体。当星巴克遇上东航,两者合作的背后其实有着同源的“体验至上”基因。
在连锁咖啡激烈角逐的发展环境中,星巴克持续深耕的“第三空间”从来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门店,而是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情感锚点。而在航空市场同样面临白热化竞争的背景下,东航作为三大航空央企之一,近年来也在从“运输服务提供商”向“航旅体验创造者”转型,通过机上餐饮升级、地面服务优化等举措,让每一段飞行都成为生活的高光时刻。
东航会员-绑定礼
联合会员-飞行礼(Wi-Fi)
联合会员-消费礼(里程积分)
作为星巴克和东航合作的首个落地成果,联合会员计划享受覆盖“会员绑定、消费积分、乘坐航班飞行全链路”的“啡行特权”,让会员从“出发前”到“落地后”都能沉浸在“星式关怀”中。除了即时权益,双方更着眼于长期价值共创,在云南咖啡推广、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埋下“体验升级”的种子。
为了进一步推广云南咖啡走向市场,东航未来将推出 “云南咖啡主题航班”。东航和星巴克双方将通过机内装饰、咖啡品鉴、影片放映、主题礼品等形式,共同让“云南咖啡”从地方特产升级为“中国味道”的代表。
与此同时,航空出行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成为新兴趋势。双方也将联合打造具有属地特色的文旅产品与服务,利用星巴克遍布全国的7700余家“第三空间”联动东航丰富的“航空+地方”文旅资源,为顾客的出行体验增添更多乐趣,也为地方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此前,星巴克曾指出,支持云南咖啡的最好方式,就是将越来越多的云南咖啡递到顾客手中。这样,星巴克的采购量也会越来越多。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豆种植区。从2017年开始,星巴克每年都会推出产自云南的星巴克臻选咖啡豆。需要注意的是,自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以来,中国是星巴克在全球唯一一个有种植者支持中心(FSC)、有烘焙工厂还有终端门店的市场。除了建立FSC,2017年12月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开业,2023年9月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启用。同月,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成投产,标志着中国在星巴克全球各市场内率先实现“从生豆到咖啡”垂直产业链的规模化整合。
对星巴克而言,云南是重要的咖啡原产地,也是星巴克在亚太区首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的所在地。13年来,星巴克通过开源农学、优质优价、品牌背书等方式,不断将高品质的云南咖啡带向更广阔的世界。而中国东航的航空网络连接着云南与全国各地。彩云之南、佤山深处的沧源,还是东航多年来定点支持的地方。双方都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员价值新玩法:构建“星式生活”全场景网络
星巴克与东航的合作,是其会员体系“场景破圈”的又一里程碑,也是星巴克会员经济版图的持续扩张。
回顾近年来的布局,星巴克正通过跨界联动将“星享俱乐部”从“消费积分工具”升级为“高品质生活入口”。
2024年6月的星享俱乐部升级,是星巴克会员战略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增设“钻星会员”等级(每年积累100点以上成长值的金星或玉星会员,将升级成为钻星会员,完成指定消费50元就可累积1点成长值与1颗好礼星星),推出“星星兑换自由”,可兑换周边产品、门店体验课等非饮品权益。
自2024年星享俱乐部升级以来,星巴克注册会员人数从1.3亿增至1.6亿,忠诚会员数量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90天活跃会员规模突破2000万。会员销售额持续增长,销售占比增至75%。
这种增长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会员价值”的重新定义。不同于传统零售的“积分换购”,星巴克会员体系的核心是“价值型体验”。去年6月星巴克首次增设钻星会员等级,还首度“破圈”携手希尔顿集团,共同创新会员体验。而此次与东航的合作,延续了星巴克“高频场景绑定”的跨界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即日起在乘坐航班当日,星巴克钻星会员与东方万里行白金、金卡会员将获得免费机上Wi-Fi、中杯赠饮咖啡等权益,无需再以额外积分或星星兑换。
联合会员权益一览
星巴克与东航的会员可通过APP、官网等渠道轻松绑定联合会员体系,将畅享加倍积分、飞行特权、咖啡礼券等丰厚福利之余,探索更多独到的“啡行模式”体验。其中,在东上航直营渠道购买东上航航班时,星巴克钻星会员可享1.5倍东航里程积分,其他等级会员消费满额可加赠额外积分;在星巴克官方渠道消费,东方万里行白金、金卡、银卡会员可享星巴克1.5倍好礼星星加速权益等。
据悉,未来,星巴克也将继续拓展“星朋友圈”,为1.6亿星享俱乐部会员打造充满价值感的“星式生活”。
除了权益激励,星巴克更通过社群运营构建情感联结。通过APP、微信社群招募会员,在多场线下活动通过咖啡课堂、新品试饮等活动,拉近与会员的距离,更好为会员提供服务。
加码本土化创新,星巴克塑造“中国生活范式”
与东航的合作,是星巴克中国“本土化创新”战略的延续。近年来,这个进入中国23年的咖啡品牌,正通过产品、服务、场景的全方位革新,从“西方咖啡文化载体”变为“中国生活方式符号”。
从最新财报数据可见其本土化成效:2025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交易量同比攀升4%,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两位数,公司利润率同比增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近乎完全本地化的供应链及烘焙运营体系,以及精准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线调整。
其中,“真味无糖”是健康消费的破局之道,非咖场景则满足更多元化的需求。
2024年,星巴克推出的“真味无糖”体系,直击中国消费者“怕甜又爱味”的痛点,让美味与健康不再对立。通过专利技术将风味糖浆中的风味与糖分完全分离,顾客可在点单时自由选择“风味浓度”。
不仅是甜度选择,在星巴克中国门店,标准化早已让位于个性化。从基础的“换奶”(全脂/脱脂/燕麦/椰奶)、“调浓”(单份/双份/三份浓缩),到进阶的“加料”(椰浆/摩卡酱/可可碎片)、“定制淋酱”(焦糖/覆盆子/海盐),一杯咖啡能衍生出500多种搭配组合,也为产品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这种自由度催生出独特的消费文化,更有意思的是,星巴克还将热门”民间配方“纳入官方菜单,如红茶鸳鸯拿铁、全冰美式,从最初的“隐藏菜单”已成为菜单的常驻饮品。
2025年6月加码的非咖场景,进一步拓宽了星巴克的生活属性。通过星冰乐(冰沙类)、冰摇茶(茶基底)、茶拿铁(奶+茶)三大品类,满足消费者“上午提神、下午解腻、晚上放松”的全时段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成为场景连接器,当一杯茶拿铁能承载“地域文化”,星巴克便不再只是“卖咖啡”,而是在“卖生活”。
场景创新同样体现本土化智慧。7700余家门店,没有两家是完全相同的——这是星巴克中国的“空间哲学”。从宁波东钱湖陶麓街市店的“青砖黛瓦+现代咖啡机”,到云南玉龙雪山店的“落地窗+雪山景”,再到九寨沟门店的“藏式木雕+咖啡吧台”,每一家店都是本地独特文化和咖啡体验的融合体。
当飞行不再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的奔波,当咖啡不再是提神工具的刚需,那么每一段旅程、每一杯咖啡,都成为生活的“加分项”。
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航的全面战略合作,超越了简单的资源互换或权益叠加,从城市社区街角的温暖“第三空间”,到翱翔天际的东航客舱,“星式生活”的边界正在无限延展。
或许这就是消费品牌的终极目标——不是占据市场份额,而是占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