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西藏、新疆专展对外开放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月25日,澎湃新闻从国家民委获悉,国家民委策划推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西藏专展”“新疆专展”,已于近日在位于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对外开放。
澎湃新闻在展览现场了解到,“西藏专展”“新疆专展”以大量实物展品和图文史料全景展现西藏、新疆发展历程和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脉络。
其中,“西藏专展”以明清中央政府治理西藏为主线,以民族文化宫藏的近70件明清宫廷家具和明清中央政府颁赐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37件圣旨、13件印章,讲述西藏与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通过“天下一统”等六个单元系统梳理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新时代西藏与中原的血脉联系。展览结合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物证图片对比,实证中央对西藏的持续管辖。
“西藏专展”展品。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摄
据民族文化宫讲解员介绍,“西藏专展”展出的明清宫廷家具均从故宫调拨而来,跨越了明、清、民国等多个历史时期,涵盖了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大红酸枝木、柞榛木等多种材质,包含了插屏、座屏、曲屏、橱柜、桌椅、条案、花几等多种款式,种类多样,多有少见的精品和珍品。
“新疆专展”紧扣“新疆自古属中华”主题,通过“明月出天山”等五单元20个专题,以156件文物、44件古籍及多媒体技术,全景展现新疆与中原“同源共生”的历史脉络。展览设计上采用“历史地图全景叙事”手法,以变形坎儿井造型为核心,结合沙盘投影模拟沙漠暗河,构建四圈联动叙事空间。该专展以历史断代为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共同性”为纬,集中展现国家民委在边疆民族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最新成果。该专展还挖掘运用大量过往未受关注的珍贵史料与独特视角,充分发挥国家民委在民族古籍研究等冷门绝学领域的独特优势,以耳目一新的内容诠释史实。例如运用数轴清晰展示回纥与中原王朝的互动交融;揭示喀喇汗王朝使用中原十二生肖及农历历法;解析明朝朝贡体系;展现元朝时期大批西域人物积极“自化于华”。
两个专展都以创新体验为桥,贯通古今认同。其中,“西藏专展”展厅外设有互动专区和“圣旨长廊”,互动专区有榫卯互动、古今互动魔镜、印章打卡三个展项。“圣旨长廊”则重点展示明清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的圣旨。“新疆专展”以极具新疆特色的变形“坎儿井”意象化造型为中心主造型,结合实体沙盘投影模拟“沙漠暗河流动”,精心构建“四圈联动”的立体叙事空间,首次运用“历史地图全景叙事”手法,在展陈造型和叙事上实现双突破。
游客在“新疆专展”区参与互动体验。
国家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个专展不仅是边疆地区归属中央的历史印证,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鲜活教材。展陈中的珍贵文物,有力地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所系、力量之源、希望所在,再次印证了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进程,雄辩史证了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