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近日,昊海生科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于期内营利双降,但降幅一般——企业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下降7.12%;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11亿元、2.04亿元,同比下降10.29%、11.35%。
对于昊海生科的业绩情况,界面新闻记者向公司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未获得回复。
截至8月25日收盘,昊海生科A股报57.62元./股,涨0.24%,最新总市值134亿元;H股报29.66港元/股,涨1.16%,最新总市值69亿港元。
昊海生科是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知名公司,主要布局医美、眼科和骨科。过去几年,前述业务代表了高毛利。企业官网显示,昊海生科的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医用透明质酸钠等。
资本市场上,昊海生科是全国首家“港股+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其于2015年4月底、2019年10月底分别在港交所主板、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若是按产品分类来看,昊海生科三大主力板块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全部出现了下滑。期内,该公司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眼科产品、骨科产品创收5.75亿元、3.68亿元、2.27亿元,同比下滑9.31%、18.61%、2.58%。
在昊海生科现阶段的第一大板块,也就是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中,玻尿酸、射频及激光设备在今年上半年创收3.47亿元、1.36亿元,同比下降16.8%、0.07%。玻尿酸的销售颓势明显。
对于玻尿酸业务下滑的情况,昊海生科在中报中提出了两点原因。一是,下属子公司其胜生物增值税率变化,使得该公司除税销售收入下降;二是,定位大众入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玻尿酸产品——海薇和姣兰销售乏力,产品销售收入较同期有显著下降。
历史资料显示,海薇和姣兰的首次获批时间分别是2013年9月、2016年9月。这也意味着,入门级别的玻尿酸产品在国内的红利期远没能撑到10年。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昊海生科的医美业务此前就已出现增长压力。2021年-2024年,该公司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为4.6亿元、7.5亿元、10.6亿元、12亿元;其中,玻尿酸创收2.4亿元、3亿元、6亿元、7.4亿元。
这也意味着,若是按照昊海生科今年上半年业绩来推测,这家公司的医美业务规模可能会在今年首现负增长。不过,虽然第一代产品海薇和第二代产品姣兰销售状况不佳,昊海生科也提出,第三代产品海魅、第四代产品海魅月白等高端系列产品增长良好,目前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行业方面,在医美板块,年内已有不少头部公司的业绩报显示了这一业务增长乏力。比如,爱美客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1.59%、33.7%至12.99亿元、7.22亿元;华东医药的中报也显示,旗下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上半年创收5.43 亿元,同比下降12.15%,国内医美行业处于持续调整阶段。
另一方面,昊海生科的眼科板块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较为剧烈的降幅,该板块所有品类的销售总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包括白内障手术产品线和近视防控。这一老一少的眼科板块也曾是香饽饽业务。
其中,昊海生科的白内障产品线共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减少6668.01万元,降幅为 28.76%。其中,人工晶状体产品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减少5414.01万元,降幅为29.84%;眼科粘弹剂产品实现营收3788.04万元,同比减少1254万元,降幅为24.87%。
就昊海生科的白内障业务而言,其规模收缩与国家医疗控费政策关系较大。2023 年 11 月,昊海生科5个品牌的人工晶状体产品及4个品牌的眼科粘弹剂产品均在集中带量采购中(简称“集采”)中标,使得相关产品销售单价大幅下调,业务规模承压。
另外,昊海生科的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实现营收1.86亿元,同比减少1550.76 万元,降幅为7.71%。其中 处于供应链上游的视光材料业务于期内创收1.07亿元,较同期相比呈持平状态;但视光终端产品实现营收7851.02万元,较同期减少1501.6万元,降幅为 16.06%。
昊海生科提出,视光终端产品涵盖角膜塑形镜及其配合使用的润眼液产品、功能性框架镜等。通俗理解,这部分产品不好卖的原因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相关产品又多又卷。
昊海生科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角膜塑形镜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83%;自2023年下半年起,国内角膜塑形镜品就有销售状况不佳的苗头,而近年来多个角膜塑形镜新产品获批又加剧了品类内部竞争,且功能性框架镜等新品类的出现又进一步分流了角膜塑形镜的客户。
据动脉网统计,截至今年5月,国内已获批的角膜塑形镜达24款。在此局势内,国内在角膜塑形镜领域布局的其他公司也出现业绩承压的情况。
例如,爱博医疗在今年一季报中披露,由于近视防控市场竞品数量多,公司下调了角膜塑形镜的出厂价格;一季度内,爱博医疗的归母、扣非净利润降幅均超10%。欧普康视也在中报中提示,公司硬性接触镜类产品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58%。
整体来看,昊海生科的业绩自2020年以来持续增长,营收在2020年-2024年期间从13亿元翻倍至26亿元。不过,该公司的盈利并不稳定,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期约从2亿元翻倍至4亿元,但在2022年出现过显著下滑。
目前,昊海生科也在积极应对业绩颓势。无论是医美业务还是眼科业务,公司都在试图以高端业务为突破口。除了日益成长起来的高端玻尿酸系列——海魅和海魅月白,今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中端预装式非球面产品迅速替代普通球面及非球面产品,销量较同期增长了73.82%。不过,这些业务目前在昊海生科的全部营收中占比有限,且未来发展态势仍需观察。
8月25日,晶捷品牌咨询总经理陈晶晶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医疗低端耗材市场竞争激烈,医保集采可能进一步压低价格与利润空间,在此背景下,布局中高端产品具有战略机遇;昊海生科自身的自研能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覆盖眼科、医美及骨科的布局,有望在中高端市场形成整合优势。
陈晶晶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高端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与品牌,所以企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导入周期长、高端市场仍被进口或国际品牌占据等,国内品牌虽可借助性价比与渠道优势突破,但头部企业均在积极布局,竞争压力不小;对于消费型医疗而言,用户对价格敏感度低,但对技术安全性、品牌口碑和就医体验要求高,所以中高端战略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长期的市场教育、医生信任建立与口碑累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