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各省报考人数(2023年考研总人数什么时候公布)

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总数达到四百七十二万人次。其中,云南民族大学有九千四百八十六位考生,电子科技大学有六千五百二十人,华南师范大学则有二万九千一百九十五人,南京邮电大学预计约五五千人,南昌大学为五三千三百二十人,而北京地区的高校报考总数约为十七万人。
最精确的2022年考研总人数会在12月27日考研笔试结束后被官方公布。尽管在2021年10月25日报名截止时可以统计到初步数字,但这并非最终数据,因为在后续的确认报名及考试过程中会有不少考生选择退出。唯有当全国统一笔试落下帷幕,才能获得确切的参与人数。
想要查询考研具体大学的专业报录比以及复试分数线,该如何操作呢?
以一所招收十人的A校为例,已有两个保研名额,剩下八个名额。该校以往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大致在三百左右,复试差额两倍。在这种情形下,只要分数超过三百三十,基本可稳操胜券(当然,最终结果还需结合初试和复试成绩)。另一所B校计划招生二十人,已保研八人,剩余十二个位置,历年最低复试分数线在三百二十至三百四十之间,淘汰率为二比一。在这种情况下,初试得分需达到三百七十或三百八十才有较大把握。我所报考的是一个小众专业,名额有限,但从报录比来看,水分可能较大,毕竟有些人报名后并未完成考试。
初试成绩至关重要(大专业看平均分,小专业只需大致了解),再考虑复试的淘汰率。淘汰率高意味着初试分数应相应提高。另外,查阅过去几年的专业课程分数,了解其大致范围,有些学校虽然表面分数线不高,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在专业课上破百。优先选择一志愿录取的学校,调剂的竞争极其激烈。简而言之:
1. 明确总的录取人数,以防保研名额突然增加,加剧考研竞争,提升分数要求。
2. 根据历年分数线和复试淘汰比例估算安全分数,并参考专业课的一般水平。
3. 985高校竞争尤为激烈,平均分较高,且有些学校复试权重更大,因此更加注重复试准备(包括潜在的院校偏见等问题)。
4. 对于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的学校要谨慎对待,最好能获取该学校的课程资料。
网上流传的专业课真题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是学生的回忆版本,对于压分学校来说帮助有限,而对于不压分的学校则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研究生的预招生人数会在考研报名之前与招生目录一同发布,通常会在学院或学校的官网公示一段时间。
如果招生目录未列出某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可以直接联系学校的招生办公室,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咨询。
至于2023年的考研人数,何时会公布呢?
将在12月份揭晓。
2023年考研的总人数会在十二月底的全国统考结束后正式发布。整个备考期间,考生们要面对缺乏系统指导、非考研同学的干扰等挑战,因此在不同备考阶段都有可能有人选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