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造核动力航母,步子迈大了会不会……

当地时间 9 月 5 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一项为期 15 年的国防计划,涵盖海陆空三军军事装备的采购目标。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印度海军计划优先建造一艘航空母舰,而且配置直接拉满,不仅要用核动力,还要用上电磁弹射系统。
如果这艘航母能够成功问世,算上现役的两艘,届时印度共有三艘航母。除了能在印度东西两侧各部署一艘之外,还有一艘可用于轮换待命。这样的理想状态,光是想想,相信都能让印军自上而下激动不已。
但理想终归要照进现实,从过往情况看,印度要想实现 " 核航母梦 ",仍然面临诸多阻滞。
2013 年,印度 " 维克兰特 " 号尝试 " 下水 "。图源:新华社
首艘国产航母就曾 " 难产 "
先来看看印度的第一艘国产航母 " 维克兰特 " 号。" 维克兰特 " 在梵文中有勇敢、无畏、胜利的意思,它最开始是属于印度独立后,从英国购入的一艘航母的名字,原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尊严级航母 " 大力神 " 号。1957 年," 大力神 " 号被印度购入后重新进行了大幅现代化改造,于 1961 年正式服役。这艘航母在 1971 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7 年 1 月,由于该舰舰龄过大、舰况太差,印度海军将其退役。
英国皇家海军的尊严级航母 " 大力神 " 号(资料图)
所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沿用了 " 维克兰特 " 这一名称,既是对老航母的致敬,也承载了印度海军对新 " 维克兰特 " 能如 " 前辈 " 那样,为印度带来海上 " 胜利 " 的期望。
2003 年,该项目正式获批,旨在打造一艘排水量约 4 万吨、长度 262 米的常规动力航母,由印度科钦造船厂负责设计与建造。2009 年 2 月,龙骨铺设正式开始,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阶段。
该航母的设计灵感源自俄罗斯的基辅级航母,能搭载米格 -29K 战斗机、卡 -31 预警直升机等约 30 架舰载机。其拥有 2300 多个舱室,可容纳 1700 名船员,是印度历史上建造的最大舰艇。
2013 年 8 月," 维克兰特 " 号航母顺利下水。2021 年起进行海试,并对航行性能和飞机起降能力进行测试。2022 年 7 月,该航母终于交付印度海军,其后印度总理莫迪还主持了服役仪式。
2022 年 9 月," 维克兰特 " 号正式服役。(资料图)
时间一拖再拖 预算一涨再涨
从 2009 年 2 月正式动工到 2022 年 9 月正式服役," 维克兰特 " 号的 " 诞生 " 经历了漫长的 13 年。而且预算也是一涨再涨,从项目获批时的约 7 亿美元,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设计变更而将预算修订为约 20 亿美元,到服役时印度统计总署公布项目的最终耗资已达约 30 亿美元。结合 " 维克兰特 " 号约 4.3 万吨排水量和常规动力的配置来看,其 30 亿美元的造价可以说性价比并不高。
处于建造阶段的 " 维克兰特 " 号。图源:新华社
其中,钢材质量不达标是其早期建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最初,印度计划从俄罗斯进口钢材,但为推动本土化,印度转向本土供应商,如印度钢铁管理局和金达尔(Jindal)钢铁公司。这样一来,供应链出现中断的同时,还延长了材料认证的周期。而且,由于印度本土生产的特种钢材在强度、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上并不能完全满足航母建造的严格要求,所以导致多次测试失败和重新设计。结果,钢材问题直接导致建造进度延误多年,而且还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虽然最终本土钢材占比达到了 95%,但漫长的工期却导致了巨大的人工、管理和维护费用。
虽说 " 维克兰特 " 号称是印度 " 国产 ",但其动力、雷达等关键子系统均来自进口。如该航母采用四台 LM2500 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系统,主要就是从乌克兰和美国进口组件。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供应商产能以及国际制裁等因素影响,进口过程屡次中断,迫使印度寻求替代方案。此外,整合这些进口组件与本土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装配难度,导致海试阶段多次推迟。
更为关键的是,本土化组件研发瓶颈也贯穿 " 维克兰特 " 号航母整个建造周期。虽然印度旨在实现 76% 的本土化率,但雷达系统、航空设施和电子战设备等高科技组件的研发,面临技术门槛高、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困境。比如像能大幅提升战斗机着舰精度与安全性,提升航母整体作战效率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涉及多家印度企业的协作,其中还包括隶属于印度国防部的巴拉特(Bel)电子有限公司,但结果却很不理想,原型测试反复失败。这同样也导致本土化设计和安装延误多年,加剧了进度滞后,成本节节攀升。
2022 年 9 月 2 日,印度政府在科钦为印度首艘国产航母 " 维克兰特 " 号举办了服役仪式,印度总理莫迪出席。(资料图)
无疾而终的 " 维沙尔 " 要复活?
实际上,早在 " 维克兰特 " 号还在干船坞耗着的时候,雄心勃勃的印度就已经提出了第二艘国产航母的计划—— " 维沙尔 " 号。该计划于 2012 年启动,由印度海军军舰设计局主导,计划打造一艘排水量约 6.5 万吨的直通甲板航母,而且还准备采用电磁弹射和拦阻回收系统等高配,以支持更重的战斗机和无人作战飞机。动力系统方面最初设想的也是配备核动力,但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高昂的成本导致计划调整,最终改为采用常规动力。
此后,印度为了这个项目四处奔走,颇为上心。2015 年,印度先与美国成立航空母舰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探讨引入电磁弹射系统技术。2019 年,印度据报还与英国进行洽谈,购买英国航母的设计资料,以加速 " 维沙尔 " 号的研发进程。此外,印度还向英国贝宜陆上和武器系统公司、法国造舰局、美国洛克希德 · 马丁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发出请求,寻求设计建议。
印度 " 超日王 " 号航母,其前身是俄罗斯海军 " 基辅 " 级航母 "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 " 号。(资料图)
然而,一通操作下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2022 年,印度海军参谋长、海军上将哈里 · 库马尔表示计划被搁置,要优先考虑 " 维克兰特 " 号的服役和潜艇项目。2025 年,印度媒体报道进一步确认印度政府不支持三航母舰队战略,倾向于建造一艘 " 维克兰特 " 号的复制版作为 " 超日王 " 号(印度现役的其中一艘航母,由俄罗斯航母改装而成)的替代,而非推进 " 维沙尔 " 号项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维沙尔 " 号的未来仍不明朗。但结合之前 " 维沙尔 " 号的配置标准,以及印度国防部最新表态的情况来看,印度海军要优先建造的这艘航母,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当初 " 半途而废 " 的 " 维沙尔 " 号。但面对高达 62.5 亿美元的造价、高昂的运维费用,以及核心技术自主性、高端制造能力、供应链整合和效率等方面的短板,印度能否顺利推进国产核航母项目,目前仍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防部此次高调宣布造航母的信息,是在全世界聚焦的中国九三阅兵之后短短两天之内。当看到邻国远超自身军事实力时,当试图赶超却又意识到差距不小时,不高调地做点什么,似乎也难以向本国国民交代。毕竟,在 " 赢麻了 " 这件事上,印度一直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