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阅兵场上步履铿锵,徒步方队如何做到整齐划一?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9月09日 01:48:18

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盛典上,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和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告慰8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彰显中国人民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也发出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最强声音。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动作是怎么做到的?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力量都来自哪里?这一场胜利日大阅兵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此。这是2015年胜利日阅兵后中国第二次举行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活动。此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接受检阅,其中13个方队徒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作为此次阅兵第一个走过天安门的军种方队,300多名参阅队员全部来自历史悠久、传统厚重的荣誉部队,陆军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背后,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阅兵前夕,在陆军方队的训练场,走在陆军方队第一排的盛宏观来自祖国边疆,他所在的部队是我军保留的唯一一支整建制红军师。参军7年,盛宏观一直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也随部队到3000多米的高原驻训,从边疆红军师来到首都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盛宏观感受到强大的使命感。

陆军方队参阅人员 盛宏观:抗战先辈能在那种条件下奋勇杀敌,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我是红军师的一名传人,感到无比骄傲。我们新时代的官兵在接受检阅的时候让党和人民看到,我们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当有一天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去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这就是一种精神传承。

在训练场上,陆军官兵们认真地训练换来了阅兵场上完美的表现,阅兵结束后,队员们重返自己的岗位,他们也对训练和胜利有了新的理解。

陆军方队参阅人员 胡尊鹏:阅兵阅的不光是9月3日那天走过长安街,这种训练本身就是一种历练,一遍一遍去摸索、一遍一遍去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盛宏观:把九三大阅兵的任务完成好,回到祖国西北,我有信心有能力和我的战友把祖国的边疆守护好,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徒步方队中平均年龄最小的海军方队,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

空军方队中,来自一线作战部队的全体成员在经历阅兵场的试炼后,更加无所畏惧。

成立近十年的火箭军尽管是最年轻的军种,走向阅兵场,个个都能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现火箭军部队的形象风采。

此次参阅的徒步方队中,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高擎各自的兵种军旗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首次以新面貌接受检阅,他们传承的同样也是80年前抗战中淬炼出的优良传统。

参加此次胜利日阅兵的队员中,有些曾经参加过以往的阅兵活动,每次阅兵,见证的不仅是红色传统代代相传,也亲身感受到人民军队力量的日渐壮大。

在武警部队方队中,走在队伍最前的周勇和崔晓伟已经是第五次参与阅兵。为了实现最佳参阅效果,必须要精抠细训。此次阅兵,武警部队官兵身着迷彩服,劈枪走过天安门,这个动作也是方队训练的重点。在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后,两位领队感受到了今年阅兵不一样的精气神。

武警部队方队方队长 崔晓伟:这次我们多了更多的自信,这种精神的振奋、昂扬的精神状态,来自我们国家的强盛、人民军队的强大,来自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豪、充满必胜的信念。

武警部队方队总教练 周勇:提上枪就想到主动请缨上战场,端起枪就想到跃出战壕就冲锋,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这种坚定和绝对。

只要祖国一声召唤,就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在这一次的徒步方队中,武警部队方队、预备役方队和民兵方队依次接受检阅,与前面受阅的现役部队一起,组成了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其中,民兵方队是第一次参加胜利日阅兵,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们,以一身荒漠迷彩搭配红色丝巾,为阅兵场增添了一抹亮色。

民兵方队领队 李依潼:今年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我们所参加的是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活动,所以我们没有像以往国庆阅兵着裙装。红色丝巾,因为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是从全国的抗日根据地抽组而成的,红色武装了新时代的英雄儿女。

民兵方队的领队李依潼来自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就义的河北保定易县,在这支队伍里,300多名受阅队员每个人都来自一片红色的土壤,而平时她们又是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普通人。和其他受阅方队相比,她们中有许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怎么让自己的方队和其他方队一样整齐划一?女民兵在训练中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

民兵方队参阅人员 孙万钰:我们一个排面25个人,每个人都要把臂肘紧紧地抵到一起,这个时候战友之间就会给彼此一个力量,我们就可以支撑着彼此走过去。中国人民都非常团结,抗战的时候,战友们互帮互助就这样抵着依靠着彼此,我们打了胜仗,我们也代表着中国人民,我们就这样抵着、相互依靠,我们肯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80年前,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奋勇抗战,击败了侵略者,迎来了胜利;80年后,中国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快速发展,也承担起了大国应有的担当。在纪念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9月3日,最后一支受阅的徒步方队是维和部队方队,这些“蓝盔卫士”来自我军各个执行过维和任务的部队,他们用青春与奉献,履行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

2023年,受阅队员邵晓光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邵晓光和他所在的工兵分队主要任务是执行道路抢修、桥梁架设等人道主义援助,尽管当地局势动荡、冲突不断,他们依然高质量完成自己的任务。

维和部队方队参阅人员 邵晓光:在国外维和的时候,给我最深的一次感受就是有一次我们进行拉动,经过一处政府军控制的矿区,四周有不明身份的人员全副武装向我们靠拢,当他们看到我们左肩的国旗以后,就给我们放行。我感觉很自豪很光荣,对于他们当地人来说,我们过去是播撒希望的、是带给他们和平的正义之师和文明之师。

从1990年开始,中国军人的身影就出现在国际维和战场上,35年来,累计超过5万名维和官兵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执行维和任务。这一次参与阅兵的不少队员都和邵晓光一样从维和前线归来,来到阅兵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中国人对和平的珍视。

维和部队方队参阅人员 兰宇:走过天安门,更多想的是代表5万多名曾经参加过维和的战友们,维和部队一直强调脚下有力量。中国军队其实不只有强大的战斗力,更多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80年前,我们是为自己国家的和平而战;8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一场大阅兵,铭记的是中华儿女抵抗侵略的历史,缅怀的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气概,珍爱的是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开创的是更加安定繁荣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