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海这些“大”立法和“小”实践探索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9月17日 16:06:22

从人大立法、监督到城市规划、治理,上海正积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这一重大理念已贯穿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各个环节。

9月1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理论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展研讨交流。

澎湃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当前上海人大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一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涉及立法、监督、基层治理等多方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从25家扩容至36家,迭代升级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达到300余个。数字背后,是民主实践的深度拓展、制度效能的有力彰显。

从“大”的国家战略任务层面看,上海近年来出台许多备受瞩目的地方立法,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功能定位。近年来,上海人大相继完成了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创中心等重要法规,不断强化“五个中心”建设法治保障。

为保障“五个中心”建设,除了构建“四梁八柱”的框架性立法,上海还推出众多针对具体事项的立法,确保管用好用。上海制定了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块头”基础性涉外法律,如全国首部“促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全国首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外商投资条例”等。

浦东新区是中国的一张“王牌”,承担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任务。2021年以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人大为浦东新区“量身定制”法治供给,现已累计出台浦东新区法规23件,保障浦东新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比如,通过制定浦东新区法规,2025年3月上海出台全国首部专门规范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的地方性法规;2024年12月,推出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区块链赋能电子单证应用并首创性支持和保障电子单证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更早之前,《浦东新区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通过后,催生了全国首个“前店后厂”模式,使企业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缩短70%。这几年,浦东在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方面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025年,在上海人大牵头主导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的《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2024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该条例也成为《立法法》通过后首个跨省域法规,护航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在立法之外,上海人大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15项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同时,充分听取吸纳民意,面向14000多名代表发放“十五五”规划调查问卷,代表提出建议18000多条;组织6700多名代表进社区收集群众意见2000多条,确保规划调研满载民意。

从“小”的实践层面看,近年来,上海各区人大纷纷探索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品牌,创新人大协商新形式新路径,推动破解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目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覆盖全市16个区,全市迭代升级建设300多个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

举例来说,2024年底,浦东新区在上海中心大厦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陆家嘴金融城实践站,已组织开展多场“开门立法”活动,拓展了陆家嘴金融城企业和市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2025年融合咖啡文化又进一步推出了“立法咖享荟”品牌。

位于徐汇滨江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同样有声有色。2025年7月,徐汇区龙苑中学师生一行来到该实践站,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让初中生直观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在真实场景中感受主人翁意识,了解国情与社情。

闵行区人大探索“码上约代表”,在各自选区及家站点平台张贴摆放,选民扫码向区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建议。2025年3月,平吉二村居委会书记刘琦通过“码”上约代表提交水泵故障问题,闵行区人大代表周卓强签收,联合街道、城投等现场查看和处置,最终帮助“停摆”三年之久的小区水泵实现重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