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总共是精讲精练一遍+知识点提要一遍+风中劲草两遍。看完精讲精练花了2个多月,大家时间上要把握好,我看的慢了。在精讲精练看完之后,风中劲草还没出版,我就拿知识点提要看了一遍,随后加紧进度风中劲草在考前一周看完了两遍。看的时候要注意,特别是第一遍着重在理解,尤其是马原部分一定要理解并记忆。第二、三遍是记忆,记忆各细小知识点。第四遍是记忆大框架。技巧是:一,看的时候边看边记,遇到类似的概念抓紧记清楚不同之处,如此反复,遍数越多越牢固。可把类似的概念写在边上,以便查阅。二,看时要仔细区分概念,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类不仔细看分不清楚的概念,而很多选择题实际上就是文字游戏,看你细不细心。三,遍数越多记忆越牢固,因为政治填空题很多都是比较琐碎的知识点,一下子没法完整记忆,最好做到5遍以上。
考研数学方面:
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说来惭愧,我的英语基本是裸考的,到了10月份不太放心,就买了一本张剑的黄皮书,只挑着做了一遍真题的阅读,背了几篇作文,虽然也买书了但是没有来得及看完。帝都的公共课向来是比较压分的,这个成绩初试排名还算靠前,但是也够丢人了。辅导书:《恋练有词:2015考研词汇识记与应用大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一历年真题》、《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仅做参考,毕竟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还是有一点类似的,没有时间英语二就不要做了,以英语一历年真题为准)7月复习刚开始,就背单词,我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单词背了一遍,过程很枯燥,我之所以选用的小本单词书,是因为怕大本的把我吓到了,太厚了。必考的总共50章吧,每天两章,也就是今天不仅要背诵两章,并且复习前面的所有章节,10章为一个阶段,背诵到10章后,花一天时间复习这十章的单词,再背接下来十章时,就不要在管前面的十章了,不然会越累越多,搞得你放弃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也被称为Operations Research,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它利用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决策制定中。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1. **线性规划**:这是运筹学的基础,理解如何设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及如何凭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是最基础的部分。要熟练掌握这两个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实际案例中。
2. **网络流理论**:包括最大流最小割定理、Ford-Fulkerson算法和Edmonds-Karp算法。这部分需理解网络结构,学会分析流量和容量的关系。
3. **动态规划**:理解状态转移方程,把握最优化原则,如Bellman方程和“无后效性”原则。多做实例题,培养对最优解的感觉。
4. **存储论和排队论**:这两部分理论性强,需深入理解库存模型和排队模型的基本概念,如EOQ模型、M/M/1模型等,并能进行计算。
5. **随机过程**:理解基本的概率概念,如期望、方差、随机变量等,以及Markov链、泊松过程等重要概念。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 **重视基础理论**:运筹学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 **动手实践**:大量做题是提高的关键,无论是书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动手去解,这样真正掌握知识。
- **讨论交流**:找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参加线上论坛,共享思路和解答,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拟实战**: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比如管理决策、资源分配等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