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芯片董事长,突遭留置

9 月,臻镭科技(688270.SH)公告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暂不能履行董事相关职责。
就在事发前半个月,郁发新通过三家关联企业完成了高达 4.44 亿元的减持套现,这一时间节点的巧合,无疑加重了市场的疑虑。
董事长郁发新被留置
臻镭科技成立于 2015 年 9 月,并于 2022 年 1 月 27 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围绕相关产品提供技术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 ADC/DAC 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等,为客户提供从天线到信号处理之间的芯片及微系统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及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链、电子对抗、无线通信终端、新一代电台、相控阵通信等特种领域,及移动通信系统、卫星互联网等民用领域。
臻镭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日常经营管理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董事张兵代为履行相关职责,公司及子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资金账户正常,本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股东户数达 1.22 万户,机构持股占比超过 40%。
公开资料显示,郁发新 1975 年 3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2006 年 1 月至今担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航天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2017 年 5 月至今担任臻镭科技董事,股份公司改制后至今担任臻镭科技董事长。截至今年 6 月底,郁发新直接持有臻镭科技 45042956 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21.04%,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对应市值约 31.3 亿元。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今年以来持续攀升,累计涨幅接近 100%,并在今年 8 月底盘中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股价一度飙涨至 84.77 元 / 股。截至 9 月 23 日收盘,该股报 63.6 元 / 股,总市值 136 亿元。
2024 年,臻镭科技营收 3.03 亿元,同比增长 8.04%;净利 1785 万元,同比下降 75.37%,全年研发投入 1.55 亿元,同比增长 22.06%,研发投入占比高达 51.16%。
2025 年上半年,臻镭科技营业收入 2.05 亿元,同比增长 73.64%;归母净利润 6231.97 万元,同比增长 1006.99%,业绩表现亮眼。在此次半年度业绩披露中,该公司同时披露对 2025 年半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2367.57 万元。
中报显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特种行业领域,客户对芯片需求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客户订单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公司客户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年度国防预算和终端需求下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突发订单增加或延迟的情况。
据中航证券研报,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加速建设,当前低轨卫星正迎来高频次发射,公司产品已与行业内主流核心科研院所及多家优势企业开展合作,已成为国产基础元器件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个人投资者葛卫东在 2024 年年报中新进,跻身十大股东,持股 1.93%;截至 2025 年中报,其持股不变。
近期曾间接减持公司股份
就在被留置消息披露前不久,郁发新及其一致行动人刚刚完成了一笔大额减持。
9 月 4 日,郁发新通过其控制的三家合伙企业晨芯投资、臻雷投资、睿磊投资,以每股 53.52 元的价格,合计减持 830.5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88%,转让价款约 4.44 亿元。本次权益变动后,郁发新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 32.62% 减少至 28.74%。
郁发新作为这三家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分别持有 51.80%、79.64% 和 50.88% 的出资比例,实际主导了本次减持操作。减持完成后,郁发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 32.62% 降至 28.74%,权益变动幅度触及 5% 的监管披露红线。至于减持原因,自然是 " 自身资金需要 "。
与此同时,公司公布回购股票进展。
据公司 9 月 1 日公告,截至 8 月 31 日收盘,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287431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1343%,最高成交价为 70.93 元 / 股,最低成交价为 31.6 元 / 股,成交总金额为 1300.62 万元。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公告同时表明,这项回购计划始于 2024 年 10 月,由董事长郁发新本人提议,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在 12 个月内(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回购股份,总金额在 2000 万元至 4000 万元之间,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对于郁发新被留置的具体原因,臻镭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未收到相关机关对公司的任何调查或者配合调查文件,亦未知悉留置调查的进展及结论。
2025 年,上市公司高管被查呈现井喷态势。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涉嫌违法违规等问题先后被留置。据《投资者网》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A 股已有至少 20 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因涉嫌违法违规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实施留置或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涉及环保、医药、化工、科技等多个行业。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市场震动,对公司市值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反思。
法律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等情形的,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目前,案件具体情况和进展尚待进一步公布,公司也承诺会遵守信息披露规则,呼吁投资者保持理性。整体来看,公司运作未出现明显波动,但这一突发调查给市场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