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江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全攻略:学长学姐亲授秘籍,带你轻松上岸!

江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末启动复习计划,起初的一两周主要通过听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借助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九月初返校后,我开始研读肖老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做《1000题》,每天投入约两小时。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我就紧接着做相应章节的习题。做《1000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单独的纸上,避免直接写在书上,之后核对答案,并用铅笔在书中标记出错误或不确定的部分,确保理解每个正确答案背后的逻辑,即使是靠直觉猜对的题目也需仔细分析。大约在十一月底,我重新回顾了毛中特和马原的重要内容,同时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和做题。
接着,我购买了《风中劲草》以巩固知识点,这本书的提炼更为精简,非常适合强化初次复习的印象。随后,我进行了第二遍《1000题》,重点关注第一次做错的部分,特别是马原、毛中特和史纲,思修也不能忽视。每天分配一个小时复习《风中劲草》,四十分钟做题,剩下的二十分钟用于核对答案并记忆新知识,这样的流程持续了一周左右。紧接着,我开始做肖八,八套试卷的选择题必须全力以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研究一下大题的答题思路。此外,蒋中挺的《五套卷》也在同一时段内完成。
到了十二月十日左右,我开始背诵徐涛的《小黄书》,里面包含大量知识点。随后便是至关重要的肖四,这时需要为政治分配更多时间,我平均每天投入三小时。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必须反复操练,不止一遍,至少两遍,因为这些都是精华所在。至于肖四的大题,务必全部背诵,四套卷共二十题,两天攻破一套,总共八天,然后再完整地复习一遍,直至考试前一天的夜晚。在此期间,《小黄书》和肖四的资料相互补充,互相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重头戏。英语的复习首先是词汇。很多同学经受不住背单词的痛苦,就不怎么记了。于是导致最后英语无法继续下去,死在第一关。记单词当然很枯燥,但有方法,其实还是那两个字:重复。考研词汇说是有五千多,但真正需要记忆的重要和难的单词不到一千五。大概重复一周,就能把单词搞定。这个过程不好受,很消耗脑力,但它却是复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难句学习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找出真题里的四篇阅读,将阅读里的每一句话都划分句子成分自己翻译,同时对照着答案解析,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将自己的错误记录下来,每一套真题都要这么做。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的是高分子的合成反应及其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等基本类型。理解每个反应机制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应的动力学,如引发剂的作用、链增长的过程以及终止的方式。聚合物的结构控制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单体选、聚合条件的设定等都会影响到最终产物的性质。对这部分的学习,我个人建议多做实验,凭实践来加深理论的理解。
高分子物理则侧重于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比如分子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晶度对热稳定性的作用等。这里需理解并掌握一些关键概念,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结晶度等。高分子溶液和胶体的行为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例如Flory-Huggins理论、θ温度的概念。对这部分,我认为深入阅读经典教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复习策略上,我推荐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先理解原理,再记忆公式和数据,凭做题和模拟实验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难点,尝试用图表或者类比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定期的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它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讨论,这些都能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视角和深度。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答疑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