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体物理考研全攻略: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上岸秘籍大公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之前建议把全书刷2遍,但不止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建议每做完一小节的题就进行考点的整理,有时间的可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我当时数学是用了错题集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该题的考点,以后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刷题一定要刷的有效!!!我当时线代部分没有看全书,直接用的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分册,那个里面知识点讲地比较详细,我当时认为数学不会考太难,就没有注意难题的练习,660题也没有刷,后期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心思全放在真题上,结果今年考的难度远超去年,然后我数学就有了史上最低分118...奉劝各位,在抓好简单题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难题!!!660题、张宇18讲和模拟试卷一定要认真对待!!!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学习始于暑期,主要集中在午后时段。起初,我专注于复习阅读理解,以1997年的真题为起点,每日解决两篇。据前人经验,真题需至少做三遍,首遍仅做题,不查阅单词也不对答案,以免记住正确答案。第二遍完成后再对答案,依旧不查单词。第三次则需彻底理解每个单词、短语及句子含义,同时掌握每个选项中的陷阱。由于时间紧迫,我仅对2005年前的试卷做了一遍,而2005年后的试卷则重复做了两次,因为那时题型趋于稳定,难度也逐渐提升,更贴近当前考试模式。预计在国庆假期结束后,真题阅读部分应已完成。同样地,保留一些最近几年的未做试卷,用于考前模拟测试。阅读理解必须每天都练习一到两篇,保持解题状态直至考试。我坚持不懈地背单词,这让我受益匪浅,到了后期,阅读理解大部分内容都能理解了。我使用的是《红宝书》,总计背诵了约八九遍,考试前我已掌握了大约80%的词汇。早晨我会背诵100个单词,初期不必记住所有含义,记住一个就足够。待《红宝书》背诵四五遍后,再记其余含义,这样负担会减轻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单个单词的记忆时间不宜超过4.5秒。我在阅读中遇到生词,会将其标注在《红宝书》上。作文部分,我跟随王江涛的指导,背诵了20篇范文,大约从10月开始,因夜晚利于长期记忆,所以我选择晚上进行,并持续重复记忆直到考试前夕。背诵两遍后,我购买了英语答题纸进行默写,发现总会出现拼写错误,熟记并不代表能准确书写。作文通常采用印刷体或斜体字,斜体相对较易练习,早期可多加练习。自10月起,我逐渐开始专项训练新题型和阅读C部分,利用历年真题,完成后又购入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资料,仍安排在下午进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学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对力学,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时。热学则涉及能量传递和物质状态的变化,这在理解和解析星体演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电磁学,特别是电场和磁场的理解,对研究恒星大气和星际介质有直接帮助。光学部分则关乎如何观测和分析遥远星系。量子力学,虽然在天体物理中可能相对间接,但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则有助于理解恒星内部的核反应。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掌握需凭阅读教材和做习题来实现。《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它以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物理概念。不断做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格拉肖物理学复习题集》提供了大量练习题目。
动手实验和模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帮助更好地理解物理过程。例如,使用Python进行数值计算,能直观地展示出物理规律。
再者,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深化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他们能提供专业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
保持对物理的热情和好奇心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每一颗星星,每一个物理现象都等待去探寻。带着这样的热情,你会发现学习大学物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准备考试,更是一种探索未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