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世界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浙江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遍,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直接买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和王式安的概率讲义,效果还不错。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之前看了张宇的概率论,感觉干货很少搞不明白,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对大作文的建议是:找到几个典型的题材的范文进行背诵,在运用时会灵活穿插例句即可,额外可以补充一些短语、例句、相关题材的词汇。大小作文都不宜背诵过多的范文,大小作文各十篇即可,关键是要滚瓜烂熟会灵活运用。在考试前,可以动笔写一写,自己越怕的题材就越要试一下。单词是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根基,因而在前期复习中进行大量的单词识记,现在有许多的记忆技巧,比如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进行记忆,都是可取的,最重要的还是多读多记。不要害怕遗忘,只有反复才是最好的老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核心领域。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等内容至关重要。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常考点,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如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特别要注意的是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些都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
再者,国际经济学部分,贸易理论(古典模型、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和开放经济政策(汇率制度、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平衡)是核心内容。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对答题极其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尝试自己概括归纳,形成逻辑链。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阅读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定期复习,防止遗忘,这是持续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不仅仅是公式和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甚至与同学讨论,直到真正弄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