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拉利昂移动手术车内,上海医生完成6例复杂单孔胸腔镜手术

受国际Diego González Rivas公益基金会邀请,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段亮、主治医师戴晨阳近日远渡重洋,奔赴西非国家塞拉利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密集医疗援助。
10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肺科医院获悉,在当地极其有限的资源环境下,2名医生于专用的移动手术车内成功完成了六例复杂的单孔胸腔镜手术,为这个贫困国家的患者带来了精准外科治疗与重生的希望。
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医生段亮、戴晨阳与当地医生一同完成复杂胸腔镜手术。上海肺科医院 供图
塞拉利昂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尤其是专业外科手术服务,对于许多偏远地区民众而言遥不可及,科诺村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地区。由Diego基金会提供的移动手术单元——一辆经过特殊改装、集成了基本手术设备与消毒系统的“手术大篷车”,为此次上海医生的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此次它开进科诺,旨在打破地域限制,将外科手术直接送至患者家门口。
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两名医生与当地医生合影。上海肺科医院 供图
在短短数天时间内,中塞医疗专家通力合作,连续完成了六例高难度的单孔胸腔镜手术。其中一例是一名年仅4岁的男童,胸腔内长有肿瘤,病情复杂。小儿胸腔镜手术本身对技术要求极高,在非洲地区的移动医疗单元中实施更是前所未有。段亮团队通过唯一的微小切口,精准无误地切除了肿瘤,为这个幼小的生命赢得了未来。
另一例则是一位30岁男性患者,其右肺因严重的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而基本毁损,功能丧失,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急需实施右全肺切除术。全肺切除是胸外科领域的大型手术,风险高,尤其在这样的手术室环境下,对麻醉、手术技巧及团队配合都是终极考验。医疗团队迎难而上,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单孔胸腔镜下的右全肺切除,术中平稳,术后患者情况良好。
上海市肺科医院方面透露,此次塞拉利昂之行是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与国际Diego González Rivas公益基金会合作的第二期医疗援助任务,它不再是单次的慈善巡诊,而是建立在首期合作成功基础上的深度延续。目前,双方已经常态化合作达成共识,规划中的合作将超越单纯的手术演示带教,逐步拓展至远程会诊、当地医护人员培训、技术标准化建设等更深层次领域,旨在从“输血”式援助向“造血”式合作转变,最终助力塞拉利昂提升自身胸外科诊疗能力。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几台手术,更希望通过一次次的交流与合作,将规范的诊疗理念和技术要点传递给当地的同行。”段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