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高分上岸秘籍: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全攻略&复习技巧大公开!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我是11月才开始背政治(我很早就在看书了,大概七月份开始),推荐风中劲草编写的那本,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让大家有的放矢。政治除了背书之外,还要多做题,尤其是最后20天,会有很多政治资料铺天盖地而来,我建议还是要看看,很有可能遇见原题哦。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每天晚上十点去我们学校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背政治,那里人山人海,甚至连落脚地都没有,大家都为了考研而战,在那里,我还认识了很多研友。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复习全书》,各种类型题目比较全,解题技巧也比较多,题目可能有少量偏难的,不过不影响复习。数学本来就是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方法比题海战术更重要。基本上做完《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详解》这两本书,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些题练手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我数学后面又做了陈剑的660题,效果一般,纯粹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建议还是以前两本书为主,所有的例题尽量先做再看解答,至于真题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我最终数学应该是错了一题,还是因为自己看错了题目做错的,所以各位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尤其是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千万不要贪快,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也就是俗称的黄宝书。如果你也是处于想把英语拾起来找点感觉的话,那我推荐你需要找一本不是很难的阅读资料,不需要太深究,做一做,看看答案,但是一定要看一下解析,看一下错误原因。我当时是用的考试虫的阅读,他每个单元有四篇阅读,一篇新题型,前3篇阅读都是简单类,最后一篇是较难。也谈不上好还是不好,就只是一个练手的过渡期。至于张剑的150篇,我是不怎么推荐的。我自己是买了那个基础训练篇,题目设置逻辑倒是和真题有一点点像,可是经常会有答案很难说服人,所以我做了几个单元就没做了,他的那个提高篇,据我同学做的状态来看,就是各种考生词。。。我在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是从1991年开始做的吧,也算是那2000年之前的当练手,毕竟他比市面上的资料靠谱。先是做一遍,看一下正确率,然后带着看一下错误选项的原因。然后一直做到了2002年。然后就是倒回去做第二遍。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句句翻译,自己现在原文上面可是大略的写一下意思,然后对照标准翻译,在订正。这个过程其实挺耗时间的,但是有它的好处。在才开始翻译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句序什么的甚为痛苦,可是静下心来,翻个几年,你将会有大收获。还能练翻译,就不需要特地挪时间练翻译了。我在把1992-2002翻了一遍之后,再去做2003-2008,过程和上面一样,可是明显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多了,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几乎不用怎么多写,只需要把一些长难句写粗来,而且翻译的正确率上去了,做阅读看答案也好理解多了。我是特地留了最后三年没做,想要最后一个月测评的。这一遍做完,你会发现第一遍做的答案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放心大胆的做真题吧。在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分析题目,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是什么错误。同时也要分析文章结构,分几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这一遍做完后,就开始做第三遍,文章大略看一下就很容易有框架了,继续做。其实,要是认认真真每天进行这些工作,在家上背单词,其实做完这些的时候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早点做真题是没有关系的!最后一遍我就是读真题,大声读粗来,一边读一边想着文章结构,就会有很大的阅读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主攻作文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掉阅读,因为那个时候怎么的怎么的对真题也比较熟了,再不济每天也得读个一两年的真题。我的这个准备过程是比较耗费心力且短期没什么华丽提升的,但是从身边同学和我的准备和最后分数来看,还是有点效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必须掌握地质时间尺度和地质历史。理解地球的年龄,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地质事件,如板块构造运动、地壳演化等,是理解地质现象的基础。要熟悉地质年代的划分和标志层的识别,这对后续的地层对比和地质勘查工作至关重要。
地质构造的学习是普通地质学的重点之一。了解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形式,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影响,能帮助预测地下结构,这对地球探测技术的应用有直接的帮助。特别是,理解地壳应力状态和构造变形模式,对地球物理信号的解释有深远意义。
再者,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知识也非常重要。需认识各类岩石的特性,包括它们的成因、组成、结构和形态,因这些都会影响到地质体的物性,进影响地球探测数据的解读。了解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助于在实地考察时进行岩石鉴定。
地球表面过程,如风化、侵蚀、沉积和岩浆活动等,也是需关注的。这些过程塑造了地貌,产生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对地球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过程,更好地解析地质历史和预测未来变化。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普通地质学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实地考察和实验技能。凭野外实习,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观察并理解地质现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