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当时利用一个月时间把《政治大纲解析》简单得扫了一遍,几乎没记住啥。这时候会出一本书,叫《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只能在网上买到,很本书很赞,这本书可以说就是《政治大纲解析》的简练版,它把重点、难点、大纲新增点、往年已考点等等都做了详尽的标注,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大纲最重要的东西通读。政治后期的复习我几乎都是靠这本《风中劲草》,不过它有三本书,最具价值是它的核心考点,它另两本书是题目和答案,这两本书的价值个人觉得不大,它的题目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已经过时的,而且考的太细。说到题目,我个人推荐肖秀荣《1000题》,这本题目比较有针对性,题目风格和真题风格接近。我当时把《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和肖秀荣《1000题》结合起来一起复习,看一部分知识点对应做这部分的题目,当然题目只需要做选择题就可以,大题的复习还在后期。从9月底到11月中旬,一个半月把这一阶段搞定。大题每年肖秀荣都押的很准,虽然肖秀荣的答案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要背《肖4》。因为我曾经告诉一起考研的朋友背肖4,但是他却没有背的惨痛的经历……背大题真的很头疼,一般肖4是12月初出版,所以为了预留给政治对应的时间,专业课英语应该早点学到差不多的水平才好。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是,关键在于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比速度更重要。下面分享我的复习策略。在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频繁点名,留给考研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并非必要,除非你有充裕的时间,否则专注于教材本身就已经足够,因为后续复习时,你会忙于应对复习全书中的大量题目。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个时期最难熬,炎热的天气和学校的糟糕伙食都是挑战,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这个阶段,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集中精力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大部分填空和选择题类型,需要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题,主攻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难度颇高,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但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那时候做起真题来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专业课我不提倡背,英语可灰常提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基础知识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你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原理,这将帮助你解析环境问题的本质。例如,了解化学反应机制对理解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至关重要;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法规和政策也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关注国内外的环保法规动态,了解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和措施。这不仅需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还需定期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以便及时更新知识。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技能在环境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凭参加实验课程或实习项目,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掌握一些基础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SPSS或编程语言如Python,会大大增强数据处理效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容忽视。环境问题是复杂且多维度的,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挑战已有的理论,提出自有的观点,这会学习更有深度。
我经常采用的是主题式学习法,即选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污染等,深入研究其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这样既帮助我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激发我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