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或成日本首位女首相,将如何影响中日关系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张彦军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 10 月 4 日举行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由此成为自民党首位女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当天选举经历了两轮投票。在第一轮投票中,295 名自民党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党员和 " 党友 " 即注册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 295 张地方票,共 590 票,得票过半者当选。
由于 5 名候选人无一在首轮投票中得票超过半数,得票数居前两位的高市早苗和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进入第二轮。
在第二轮投票中,295 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各持一票,日本 47 个都道府县自民党支部联合会各有一票,共计 342 票,得票多者当选。最终,在 341 张有效票中,高市早苗获 185 票,高于小泉的 156 票,当选自民党第 29 任总裁。
高市早苗现年 64 岁,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这是她继 2021 年和 2024 年后第三次参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预计于 10 月中旬召集临时国会举行首相指名选举。虽然自民党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已失去多数席位,但自民党在国会仍然是最大政党,并且在野党之间分歧严重,难以形成联盟,因此高市早苗大概率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接替石破茂成为日本首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和共识,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把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落到实处。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市早苗的胜利反映出自民党更加求稳,而非求变。对高市早苗而言,由于自民党在国会属于 " 少数执政党 " 状态,今后如何与在野党合作、确保在某些议题上获在野党的支持将十分重要。若未能与在野党妥善协调,不仅可能导致日本政治空转,还可能加速其下台进程。在对外关系上,预计高市早苗上台后将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推动对华接触,以维持中日关系总体稳定,避免日本同时面临日美关系与中日关系双重动荡的风险。
▲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4 日,日本东京,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投计票,在第二轮投票中,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获得多数选票,当选自民党新任总裁,大概率将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图 /IC photo
━━━━━
" 麻生派 " 的选票起重要作用
新京报:高市早苗在 10 月 4 日举行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由此成为自民党首位女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如何看待这一结果?
陈洋:与去年不同,高市早苗今年可以说是 " 完胜 ",因为她在今年总裁选举的第一、第二轮投票的得票总数均排名第一,特别是在第二轮投票中,不论是国会议员票,还是都道府县票均高于小泉进次郎。因此,相较于去年总裁选举中被 " 逆转 ",高市早苗今年可谓 " 完胜 "。
当然,我认为,今年的选举反映出自民党更加求稳,而非求变。
第一,高市早苗在参选期间明确表示,一旦当选将延续 " 安倍路线 "。对自民党来说," 安倍路线 " 虽未必完全契合当前日本所处的内外形势,但至少代表了 " 稳定 " ——正是 " 安倍路线 " 才确保 2012 年至 2020 年自民党的稳定执政和 " 一党独大 ",而 2024 年上台的长期持 " 反安倍 " 立场的石破茂所采取的路线,则直接导致自民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选举中惨败。
第二,自民党渴求一位有知名度但稳健的政治家。去年,石破茂之所以能当选总裁,在于石破茂长期在日本社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而深陷 " 政治黑金 " 的自民党渴求这样一位政治家带领自民党走出泥淖。石破茂确实有社会知名度,但其执政能力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执政一年不仅没有提出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政治主张,而且在所谓的战后 80 周年 " 首相谈话 " 问题上反复再三,缺乏决断力。因此,自民党选出高市早苗不仅是重视其相对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也在于她相对鲜明的政策主张。
新京报:有舆论认为," 麻生派 " 等自民党幕后大佬的选票动向是影响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你看来,幕后大佬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陈洋:在去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高市早苗在第一轮投票中排名第一,但在第二轮投票中,被石破茂逆转,当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市早苗的国会议员票较低,特别是在第二轮投票中,岸田文雄指示其已解散的 " 岸田派 " 国会议员投票给了石破茂。
在今年总裁选举前后," 麻生派 " 的选票流动情况确实是日本各家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几位参选人在最后阶段也都主动去拜访麻生太郎,寻求支持。虽然在 295 名国会议员票中,麻生派的选票仅为 43 张,所占比例不高,但鉴于麻生派是自民党唯一没有解散的派阀,所以这 43 张票就成了相对固定的票,不会出现分散。在第一轮投票中,由于有 295 张国会议员票,所以 43 张麻生派票存在感不强,但在第二轮投票中," 麻生派 " 票的流向就成了关键。因此,如果说高市早苗第一轮投票能赢主要靠的是个人实力(即获得最多地方党友党员票),第二轮投票能打败小泉,43 张 " 麻生派 " 的选票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受访者供图
━━━━━
" 少数执政 " 困局考验高市早苗政治手腕
新京报:有媒体注意到,高市早苗近日在记者会上侧重谈自己的经济政策,并避免涉及过多极端言论。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陈洋:高市早苗调整个人言论,依赖笼络自民党内温和派、革新派的支持。在正式当选总裁前,高市早苗长期以党内保守势力代表形象示人,并以此获得了自民党内保守群体的支持。但为了赢得总裁选举,仅依靠党内保守势力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更广泛的自民党员支持,因此高市早苗近期才会积极调整言行表态,避免发表过于消极、极端的言论。
事实上,普通自民党党员、自民党总裁、国会议员、日本首相的言论都是有边界的。当高市早苗还是普通党员、国会议员的时候,她确实可以在很多问题上无所顾忌地发言,但如今成为自民党总裁,今后还有望成为日本首相,也就决定了其 " 言论自由 " 是有边界的,否则任何肆意的发言,都有可能影响破坏日本的国家利益,乃至其自身的执政稳定。
此外,鉴于自民党目前是国会 " 少数执政党 ",那么高市早苗今后执政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与在野党进行谈判、妥协与合作,而高市早苗若仍旧坚持以往强硬的右翼保守色彩,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高市早苗政府提出的很多议案、预算等无法获得在野党的支持,以及国会的批准通过。因此,为了确保今后执政过程中的顺利、稳定,高市早苗时下也不得不收敛以往的一些言论表态,淡化曾经浓厚的右翼保守色彩。
新京报: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国会参众两院失去多数席位,这是与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一大不同之处。有分析指出,无论谁坐上总裁之位,都将继续面临 " 少数执政 " 困境。这会给日本政坛带来哪些变数?
陈洋:经历去年的众议院选举、今年的参议院选举后,只要不出现提前解散众议院的情况,日本未来两年不会举行任何全国大型选举。因此,这两年时间对于高市早苗来说,可以说是相对的 " 黄金时间 ",她可以积极利用这段时间来建立政绩、带领自民党重获日本民众信任,进而在未来实现国会 " 翻盘 " 的可能。
当然,自民党目前在国会属于 " 少数执政党 " 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客观现状。有在野党的制约,一方面能避免以往自民党 " 一党独大 " 时候的专权霸道,使很多议案、决议等能够获得更为充分、更为透明的讨论。但另一方面,这也容易拖沓日本政治的效率,使得很多议题面临长期的 " 议而不决 " 情况。
因此,对高市早苗来说,今后如何与在野党合作、如何确保在某些议题上获得在野党的支持将十分重要。同时,这也将考验高市早苗个人的政治手腕。如果她未能充分与在野党进行协调,不仅可能将造成日本政治空转,还可能将加速其下台进程。
▲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4 日,日本东京,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投计票。图 /IC photo━━━━━
高市早苗的对华政策将走向何方?
新京报: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代表人物之一,曾多次表现出对华强硬立场,但最近称有意与中国坦率对话稳定区域安全,并表示如果成为首相将考虑参拜靖国神社的外交影响。如何看待高市早苗接下来对华政策的调整力度?
陈洋:在石破茂执政时期,中日关系呈现出积极的改善态势,不仅两国之间的很多交流机制得到恢复,如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等,而且两国之间实现了 " 你来我往,有来有往 " 的交往,如日本外相岩屋毅、中国外长王毅先后对彼此国家进行正式访问。假设石破茂继续稳定执政,预计中日关系会有更新突破,中日两国领导人有望实现对彼此国家的正式访问。当然,石破茂执政时期,也对中日关系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在台湾问题上频繁做出挑衅举动。因此,石破茂执政时期对中日关系有贡献,但其做出的影响破坏也不容忽视。
我认为,由于高市早苗已明确表态将延续 " 安倍路线 ",这也包含在对华关系上。由于当前美国特朗普再次执政,可以参考特朗普 1.0 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这可能就是高市早苗执政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总体框架。特朗普 1.0 时期,日本面临美国的经贸施压,安倍政府在维持日美同盟关系总体稳定的同时,积极进行对华接触,改善发展对华关系,推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如今日本正面临特朗普 2.0 时期,但现实挑战与特朗普 1.0 时期极为类似,可以预计高市早苗上台后,也将在推动日美同盟的同时,推动对华接触,确保日中关系的总体稳定,避免日本同时遭受日美、日中关系的动荡。
新京报:日本首相在对华政策上的力量有多大?其背后的班底是否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力量?
陈洋:对于擅长外交、外交经验丰富的日本首相来说,其个人在对华政策制定方面是存在影响力的。比如,安倍凭借长期执政与强大的派系基础,得以将 " 自由开放的印太 " 战略制度化,对华立场相对强硬。然而,对于缺乏外交经验的首相来说,其本人则更依赖外务省等专业人士的主张和建议,比如前首相菅义伟依赖外务省,外交自主性较低,对华政策延续安倍路线。
至于高市早苗而言,其本人的外交经验实际较为有限却对中国抱有相对浓厚的刻板成见,这就决定了今后高市早苗政府的对华政策,很有可能既包含了高市早苗个人的政治外交色彩,同时又夹杂了外务省等专业团队的政策建议。也就是说,今后高市早苗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呈现出一个矛盾相对突出的对华政策立场。
━━━━━
日本对美路线不会变化太大,
日韩关系中短期延续改善势头
新京报:高市早苗胜选,对美路线方针会有所调整吗?
陈洋: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及,要继续深化日美同盟,同时考虑到她提出的延续 " 安倍路线 "。所以,高市早苗上台后,无疑会继续推动日美同盟关系深化、推动日美在各领域加强合作的。预计,今后高市早苗执政时期,日本仍将积极配合推进落实 "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 "、推动以 " 日美 " 为基础的亚太小圈子(如美日菲、美日澳等)。换句话说,日本的对美路线方针不会因首相的更迭而出现太大的变化,而且在 2021 年底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文件中也明确勾勒了日本中长期的安保防卫目标。
但有一点值得关注,高市早苗能否与特朗普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特朗普 1.0 时期,日美关系总体稳定在于,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与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但特朗普 2.0 时期,石破茂显然没有实现,而如今的高市早苗似乎也很难。不仅在于高市早苗本人的英语能力不佳,而且作为一位女性领导人,能否获得特朗普的足够尊重,我认为也存在不确定性,而这也将影响接下来的日美同盟关系。
新京报:外界认为,石破茂卸任前访问韩国,体现出日本与韩国的关系正处于升温期。而随着两国都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如果高市早苗在历史问题上强调保守立场,将如何影响日韩关系?
陈洋:总体来说,今后中短期的日韩关系还是会延续当前的改善势头,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高市早苗上台后,出于维护新政权稳定的目的,往往会优先解决内政事务,同时尽量避免在外交事务方面出现动荡或冲突。这一点可以参考韩国的李在明政权。李在明上台前的 " 反日 " 色彩较为浓厚,让日本方面尤为担心其就任后的日韩关系走向,但到目前为止,李在明主要还是聚焦内政事务,没有在对日问题做出太多消极举措。因此,预计高市早苗不大可能挑动日韩关系,这对其自身没有任何益处,特别是当前的日韩关系还处于相对改善发展阶段。
其次,日韩之间互有诉求。韩国将于今年 11 月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晤,而日本则是今年中日韩合作的轮值主席国,有望在年内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由此,出于现实考量,特别是确保 APEC 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顺利举行,预计高市早苗也不大会破坏当前的日韩关系改善势头,因为这两场多边外交活动本身对日本新首相也是有正面加分的。
当然,这只是中短期情况,但考虑到日韩之间的领土纷争、慰安妇问题以及历史问题仍没有得到充分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时刻干扰和影响日韩关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