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理化技术研究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首先,着手选择题部分,推荐使用肖秀荣的1000题及近十年考研真题。初期,先专心做一遍肖秀荣的1000题,不查阅书籍,以此检验自己对政治的实际理解程度。之后再对照答案,通过题目来掌握关键知识点。对于不解之处,可参考他的考点精讲。我倾向于完成一部分内容后再核对答案,避免断章取义,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其他理论,都有完整的框架体系。逐点学习可能会导致片面理解,效率低下。不要过于纠结错误数量,关键是结合知识点提升选择题技能。若感到困难,可以重做1000题,并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积累解答分析题的要点,许多选择题的素材也可用于大题的论述。待1000题完成后,再开始实战演练真题,因为真题最贴近考研实际。起初的基础并不重要,真题的价值在于了解你的知识盲区以及错误选项的陷阱,老师们会巧妙设计这些问题。持续练习后,你会对某些关键词产生直觉,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能凭直觉选出正确选项。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挺难的。复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从寒假开始就先把高数本科的高数课本看了一遍,本科的课本可以更快的帮助自己把知识点回忆起来。开学之后三月份就开始做本科的课本。方法,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过完第一遍课本5月份,时间还早,试了一下复习全书,发现每个题都无法完整做下来,就重新看书认真做笔记,然后每天早上背数学笔记。快放暑假的时候刷完第二遍,发现很多内容老师都讲过,全书做起来非常顺手了。接着进入强化阶段。有各种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的综合,感觉特别好。之后开始做真题,如果要考验自己的水平可以后期买一些模拟题做一做。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老生长谈的东西,不过很多人即使到考前也没能把主要的单词背完。背单词非常需要毅力,说下我背单词的过程吧。我是背过新单词后的1、2、4、7、14天再去背这些单词。我先自己画了一个日历,把每天要背的list列在上面,开始的时候背的很慢,每天2个新的list,即使是这样,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因为按照这种方法,最后有可能会积攒到每天7个list!当然这么多的list里面只有两个是新的,其余的都是在复习背过的单词。很多同学在开始背单词的时候都会有误区,例如我用的是新东方那本乱序的单词书,有的单词可能有7、8个意思,还有一些常用方法等,那么在你第一遍背单词的时候不需要细看,你要做的只是能在看到这个单词后的一瞬间反应出他的中文意思(并不是所有的中文解释,1、2两个就行),单词不是一遍背成的,而是靠无数遍的回顾而记住的.在你背单词的1、2、4、7、14天复习的时候,可以把中文部分挡住,看英文单词来反应中文意思,想不出来的就做个记号,这样逐渐的,你就可以积累很多单词,每个单词的意思也就越积累越多!当然只背一遍当然是不够的,在过完一遍单词书之后,你会发现好多都忘了,即使你每隔几天就会进行复习,这是正常的。接下来进行第二遍,跟第一遍一样的方法,唯一不同的就是你在第一遍可能一天背2个新的list,那么你在第二遍就要加快速度,当然这要视每个人的情况而定,我当时是做到了每天5个list,慢的时候3个list。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它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个领域,是理解能源转化和动力设备运行原理的关键。对这个科目,我认为深入理解和应用基本概念是最为重要的。比如,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是分析任何热力过程的基础;第二定律则揭示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和效率限制,理解熵增原理能帮助理解许多自然现象。
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公式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牛顿冷却定律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但要注意,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不能盲目套用。要凭做题来不断巩固和深化这些知识,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掌握。
再者,流体力学部分,如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需理解流体静压、动压和位能之间的关系,并能在不同流动条件下灵活运用。传热学中的一维稳态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问题,也需掌握傅立叶定律、尼古拉-普朗克定律以及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等,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机制。
实验技能也是热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验室操作,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理论,这对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非常有帮助。例如,测定蒸汽压实验、热量计实验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