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全攻略:南大社会学院高分秘籍与备考精华大放送

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准备政治不必过早,通常九月份开始就足够了(对于政治理论基础较弱的学生,建议提前三到四个月)。推荐使用肖秀荣系列的参考书,这套书籍深受众多考研者信赖,有了它,你的复习之路将顺畅许多。但条件是你需要全心全意地阅读至少两次,并且要动手完成书中的所有习题,仔细对照解析来纠正错误。我必须强调,切勿过分依赖教师预测考题的说法,那些所谓的“押题高手”可能只是猜中了一些热门话题,而任何一个关注时事的人都有可能做到。换句话说,预测考题并不复杂,真正困难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考试的重点和考查范围。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投入大量时间在考研英语上。相较于其他英语测试,考研英语一有其独特之处:首先,试题数量少而考试时间长,一篇文章约400字,我们却有近20分钟来阅读,比四级和六级多了一倍不止;其次,由于时间充裕,题目在词汇难度和句子结构复杂性上远超四级和六级;再者,考研英语着重考察书面理解,所有题目均涉及翻译。因此,备考策略主要集中在背单词和解析复杂句子,其中长难句的解决关键在于语法,幸运的是,我在语法方面有一定基础,所以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上。背单词的方法结合了单词书和阅读。单词书帮助记住单个单词及其含义,而真正的学习在于反复阅读,这也是为何各类考研英语攻略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自己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月内每天大约花费三小时,研读从2002年至2012年的历年阅读真题,逐句翻译,尤其是2010年的全套试卷,每个单词都要彻底理解。借助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我可以猜测一些生词的意义,然后核对单词书,这些单词成为复习的重点。考研阅读选用的文章质量很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表达、句式和结构也是很有益的。例如,2010年阅读第一篇文章的开头,“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during…” 是一个用于对比今昔的精彩开头,运用此类开头能显著提升写作的吸引力。完成十年的真题训练后,应对考研文章的阅读能力将大幅提高(如果你觉得一开始做真题有难度,可以选择2000年前的阅读真题,难度较低)。这时,你可以挑战新题型阅读和翻译,它们本质上还是考查阅读和翻译,只是新题型更侧重篇章间的关联,而翻译的重点在于你的汉语表达能力。这两种题型需独立使用真题进行专项训练。掌握上述内容,只要作文得分稳定(大约15分),你的考研英语总分应可达到60分以上。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时间有限,专业课还未充分准备,最好将原本用于完形填空和作文的时间转给专业课。只需背诵几个作文模版,通常可以获得15到20分,而完形填空全选C也能得2.5分(选C和全对的差距远小于四个阅读题的分数)。然而,如果你时间充足,不喜捷径,并期望英语成绩超过80分,那么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深入研究英语表达,同时扩展词汇短语和固定搭配,以提高完形填空的水平。除了我个人的经验,我还想分享一个我看过的考研英语复习技巧,但遗憾的是找不到原始帖子,所以我必须说明我对原作者的敬意。与我的经历不同,该方法直接从句子入手,声称每天只处理三个句子。你可以从考研英语真题中选取一个长难句(再次推荐2010年的真题,因为它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旦攻克,后续年份的试题基本不在话下),对其执行以下步骤:1)翻译;2)查词并重新翻译;3)背诵;4)默写;5)仿照句式创作句子(原计划可能有八个步骤,但我只记得这五个)。这种处理方式耗时较长,所以我没能在复习中采纳,但对于时间宽裕或基础较弱的学生,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英语学习依赖积累,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阅读考研文章会相当艰难。真题选任何一本都可以,只要你能读懂文章,那些冗长的解析其实并非必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彻底掌握真题,考研英语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友情提醒:英语一阅读选项分布有规律,而英语二可能无规律!或者说某些特殊版本的试卷可能无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与规律不符,强行修改了3个原本正确的答案,希望大家留意这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理论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经典理论,再到布尔迪厄、吉登斯等现代理论家的观点。学习社会学理论,关键在于理解和比较不同理论的视角和解释力。我会建议你先通读各大家的主要著作,把握其核心观点,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现象中,进行批判性思考。制作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帮助理清理论间的关联和区别。
民族志经典是研究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它包括田野调查的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经典的民族志作品解读。对这个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比如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并能灵活运用到自有的研究设计中。阅读并分析经典民族志作品,如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等,不仅了解早期民族志的研究实践,也能提升理论洞察力和文本解析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定期做笔记,整理出每个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对民族志部分,尝试模拟撰写一份小型的田野报告,以此来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参加讨论小组或寻找研友,凭讨论和争论,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至于文献阅读,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要在备考期间大量阅读,入学后也要保持这种习惯。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理解和评价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会对你形成独立的学术见解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