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数量经济学考研全攻略:学霸级备考秘籍与实用技巧大盘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因为我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政治总想着考试之前才背诵,所以有些计划内的并没有看完,如果开始得早,我建议大家还是把下面提到的几本书都看一下。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肖老的书我一共买了四本,《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边,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我都在反复背诵回忆《4套卷》大题答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光《4套卷》就押到了四道大题,所以《4套卷》绝对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最后就是时政,我只是自己整理了一些可能考的时政,如果对时政不放心,大家可以考虑买一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有最新的时政要点更新。
考研数学方面:
近几年考研数学趋向弱化技巧,强化计算量,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最好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无疑应始于词汇与阅读。对于词汇书籍,无需赘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偏爱的选择。关键在于持续反复的记忆,这是我要强调的。我个人的失误是提早开始了阅读练习,单词还没记住多少,就匆匆忙忙去做阅读理解,这使得我进度超前,但并不意味着效果理想。由于词汇基础薄弱,初期的阅读错误频繁,以至于到了后期,当保留下来的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时,我发现自己的英语阅读陷入了停滞,那段时期非常煎熬,我不敢接触除真题外的其他阅读材料,生怕干扰思维。然而,久而久之,当我重新接触真题时,阅读能力竟有所下滑。因此,我想提醒大家,务必先巩固词汇基础,再去进行阅读训练。早期阶段,英语学习会占据大量时间,每日记忆一章单词,次日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继续新章节,这样的流程可能会耗去数个小时。阅读方面,第一天完成一篇文章,然后校正;第二天深入理解文章及题目和选项;第三天则要复盘所做的笔记,每天都需投入于英语学习,不间断!否则水平将下滑,我有过两次中断的经历,每次恢复后,阅读水平都明显退步。真题的运用至关重要,额外的习题并无太大价值,只需从1997年起逐年做真题,特别是阅读部分,必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每个选项对应何种类型的问题——是事实细节、主题概括还是观点态度?如何理解和对应选项与原文信息,这些都需要在首次做题时深入剖析。真题需要反复操练,留一些年的题目用于最后的模拟测试。起初,阅读可按篇目逐一攻克,随后逐年集中练习,观察自己的准确率,何时调整做题策略,视个人学习状况而定。我个人推荐黄皮书,它的文章解析对我帮助很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的掌握至关重要。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如供需关系、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是所有后续理论的基石。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对解决复杂经济问题至关重要。我会凭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并凭做题来巩固记忆。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理论框架需清晰。宏观经济学关注国家整体经济活动,如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则聚焦于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等。理解这两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政策制定,对我言是重要的一环。我凭绘制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理论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
再者,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数量经济学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了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并凭实际案例来练习应用。MATLAB或R语言的编程技能也是提升分析效率的重要工具。
持续关注经济动态和研究前沿也非常重要。我会定期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财经媒体,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和研究成果,这不仅帮助我理解和应用理论,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论文选题灵感。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凭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我更好地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定期自我测试和讨论小组的方式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