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年向以色列提供217亿美元军事援助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08日 18:45:23

美国两年向以色列提供 217 亿美元军事援助

新华社旧金山 10 月 7 日电(记者吴晓凌)美国布朗大学 " 战争成本核算 " 项目 7 日公布报告显示,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两年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的军事援助达 217 亿美元。

" 美国武器一直是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警察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及其他地区行动的核心装备。" 报告写道," 以色列现役全部具备作战能力的飞机均来自美国,包括 75 架 F-15、196 架 F-16 及 39 架 F-35 战机。以色列的攻击和运输直升机也全部来自美国,包括 46 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 25 架‘海上种马’和 49 架‘黑鹰’运输直升机。"

报告说,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以色列将无法维持其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打击。报告还指出,根据各项双边协议,预计未来美国还将向以色列提供数百亿美元资金。

报告称,过去两年间,由以色列军事行动引发或为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美国还对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设施等实施军事打击,共计花费 96.5 亿至 120.7 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两年来在中东地区冲突中累计支出已达到 313.5 亿至 337.7 亿美元。

冲突延宕两年,加沙向何处去?
文|新华社记者 陈梦阳 赵文才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已整整两年。两年间,超过 6.7 万名巴勒斯坦人在炮火中死去,上百万加沙民众流离失所、生活陷入绝境,旷日持久的人道灾难与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牵动世界关切。在冲突延宕两年的节点上,国际社会应深刻思考:加沙的出路何在?

整整两年的持续冲突,是对人类社会承受人道主义灾难的极限考验。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报告显示,加沙超过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公共基础设施瘫痪,电力供应中断,供水系统被毁,大多数医院被迫关闭。加沙民众食不果腹、缺医少药,成千上万的儿童因营养不良和严重心理创伤无法健康成长。人道主义援助通道多次被封锁,救援车队遭到袭击,国际社会停火止战的呼吁屡屡被战争现实击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形容加沙 " 已成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人间炼狱 "。

这种对平民的集体惩罚,远远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畴,违反了国际法、突破了人类良知的底线。加沙巴勒斯坦人的遭遇不只是地区安全问题,也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危机。

两年间,以色列将持续打击加沙视为 " 消灭威胁 " 的唯一方式,将集体惩罚加沙民众视为复仇手段。这不仅没有给以色列带来安全,反而使其陷入多线作战的境地,以色列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掀起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新浪潮,以色列在国际社会日益陷入孤立。世界各地的抗议游行、民间集会和各界联署,持续不断地将 " 加沙停火 " 话题推向国际舆论中心。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积极劝和促谈,努力搭建对话桥梁,呼吁推动落实 " 两国方案 "。

在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表团在与以色列方面结束间接谈判后表示,此次会谈取得了积极进展。虽然双方谈判要解决的难题不少,但曙光已经出现。在这个关键节点,双方须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秉持务实态度进行谈判,将对话的势头持续下去,为达成有意义的和平协议创造条件。

面对当前的紧急局势,国际社会应以最大的紧迫感推动加沙全面停火,让 " 巴人治巴 " 的原则真正落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都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战后治理和重建安排都应当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维护巴勒斯坦民族的正当权利。必须坚持 " 两国方案 " 不动摇,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基础上,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和平不能等待,正义不容拖延。实现巴以两个国家和平共处,是打破暴力循环、实现持久安全的唯一出路,也理应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坚守的方向。

战火连天,和平期盼

——新一轮巴以冲突两周年影像回顾

2023 年 10 月 7 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加沙地带突袭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以色列随后对加沙地带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已两年,造成前所未有人道灾难。

两年来,国际社会持续努力推动停火,多方呼吁为加沙开放人道走廊,允许食物和药品进入。多国声援巴勒斯坦,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历经两年流离、饥饿、恐惧与不安的加沙民众希望停火尽快到来。

2025 年 9 月 8 日,加沙城一座高层建筑遭以色列军队空袭后升起浓烟,民众纷纷躲避。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5 年 7 月 22 日,巴勒斯坦民众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示威,抗议以色列对加沙实施的饥饿政策。新华社发(艾曼 · 诺巴尼摄)

↑ 这是 2025 年 1 月 19 日在加沙地带杰巴利耶难民营拍摄的建筑物废墟。新华社发(阿卜杜勒拉赫曼 · 萨拉马摄)

↑2023 年 12 月 17 日,载有中国援助的人道主义物资的货车抵达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加沙地带一侧。新华社发(亚西尔 · 库迪摄)

↑2023 年 10 月 26 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只鸽子停留在以军袭击后留下的建筑废墟上。新华社发(亚西尔 · 库迪摄)

↑2025 年 8 月 10 日,民众在加沙城领取免费食物。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 这是 2025 年 2 月 19 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拜特哈嫩拍摄的断壁残垣。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5 年 3 月 3 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巴勒斯坦儿童在住处附近玩耍。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5 年 7 月 25 日,在加沙城一处避难所,一名女子怀抱营养不良并患病的儿童。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5 年 7 月 27 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人们领取通过边境口岸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2023 年 10 月 21 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一名妇女为逝去的亲友哭泣。新华社发(哈立德 · 奥马尔摄)

↑2024 年 9 月 4 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名巴勒斯坦儿童走在临时住所附近。新华社发(里泽克 · 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