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欣:高市早苗刚起步就踢到铁板,凸显日本四大悖论!

直新闻:高市早苗刚选上自民党总裁,就遇到靖国神社秋季祭典,她说考虑不去参拜,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庚欣:高市刚一选上就遇到了很大的政治考验。她说为了避免引发中国和韩国的不满与外交紧张,所以考虑不去参拜靖国神社,这表现了她正在调整这些年来乃至选前的强硬表态,过去她称选后一定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声称是她的政治主张,而现在这个政治主张成了一个可以适当考虑、看情况安排的问题,我形容她是上台后刚起步,第一脚就踢到了铁板。
其实,我一直认为,特别像日本这样国家的领导人,一直就如同处于 " 鸟笼政治 " 的感觉,受到诸多牵制,四面八方都是铁板。其实各大国包括霸道横行的美国执政也都面对类似的各种制约,不可能真的为所欲为。从基本的现实逻辑说,这就是一个以 " 相对均衡的力量关系、紧密依存的利益关系和高度共有的风险关系 " 三位一体为基础构成的 " 超稳定结构 "。尤其日本由于战后的特殊安排和天然的国情特征,使之只能形成 " 求稳避乱 " 的内政外交结构。这不会因为一两个性格偏执的人上台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一直认为,由于这种 " 鸟笼结构 " 的限制,就使得很多政治人物选举前的政治主张说的是一套,而上台后做的其实常常是另一套。所谓 " 左派不左,右派不右 ",比如日本,偏温和的石破茂上台,也不得不去给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而偏强硬的高市早苗上台后,也不得不在参拜这样敏感的事情上三思而后行。虽然因为每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性格,做法上会有一些差异,但即使如 " 一强独霸 " 的美国,性格极端的特朗普上台,也达不成 " 大变天 " 的效果,处处受到内外掣肘的日本,就更是很难妄自为之。" 鸟笼结构 ",这是我们观察今天日本政局的一个基本点。
至于高市早苗说是为了考虑到和中韩首脑会见,而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是高市受到内外批评的重点。而目前,自民党在国内处于少数党执政的 " 朝小野大 " 的困难局面,尤其高市,面对着来自日本政界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就连和自民党几十年长期联合执政的公明党,都对高市这种强硬风格提出质疑,并迟迟不答应继续联合执政,这是过去少有的事情,使自民党面对着 " 众叛亲离 " 的压力。而公明党提出的质疑中,第一条就是不能把 " 参拜靖国神社 " 问题变为日本外交的困难。同时,在野党也针对高市的偏激立场,在积极整合力量,甚至像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居然提出自己可以不做首相候选人,也希望能够和政治上的宿敌维新会讨论共同推出首相,以牵制高市早苗上台。这种日本内部的压力,就使得无论是高市早苗,还是她背后的麻生太郎等,都不能不 " 好自为之 "、谨慎从事。至于她不敢过分得罪中国、韩国等,这是由日本目前在东亚所处的政治、经济、战略环境的 "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 的困境直接相关的。如果再说得深一点儿,即使在涉及战争和历史问题的认知上,表面上似乎不那么在意的美国人,其实心里也是有数的。特朗普上一任和安倍讨论关税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话,他说 " 我还记得当年珍珠港的事件 ",一下子让安倍像掉入冰水之中。可见在特朗普等美国的政治家心中,对于那段历史,也是耿耿于怀的,这些都在制约着高市的言行。
直新闻:高市这次选上自民党总裁,似乎在日本内外都感到很意外,您怎么看待现在高市和日本政局面对的主要困难?
特约评论员 庚欣:是的,其实很多朋友对高市早苗的这次胜选也都感到意外,因为其中展现了日本政局和整个社会的一些重大矛盾,我把它概括为四大悖论的困境。
第一是有关高市本身的悖论。因为日本社会和民意对自民党的不满,使得自民党去年、今年众参两院选举都大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自民党以麻生、安倍为代表的政治贪腐和派阀政治的保守和霸道,那么高市明显是麻生、安倍派阀政治的主要获益者和代表者。众所周知,高市本来并没有那么强的政治能力和实力,她是安倍的粉丝,所以在安倍长期执政中,她一直紧随其后。而且把安倍的一些偏激的政策部分发挥到极致。而这样的人,按理说是自民党最霸道、最腐败的势力的代表,应该是社会上和自民党党友们反对的对象。但是现在她成了推翻石破茂并取而代之的政治人物。这种悖论在政治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但在自民党里这一次展现得特别突出。现在高市真的要上位了,麻生派也大有 " 卷土重来 " 的态势。事实上,这次石破茂下台到高市胜选,基本上就是在麻生等这些派阀大佬的操作下实现的。那么,在高市和麻生手中,自民党有可能改革吗?自民党会向何处去?日本会向何处去?这种明显的政治悖论在高市早苗身上展现得最为明显。人们也不能不思考,日本政局到底怎么了,怎么会出现这样悖反的现象?
第二是石破茂下台及小泉、林芳正败选的悖论。大家都知道,这几个人在整个自民党黑金政治中是属于比较干净的一批人。本来无论是日本的民众也好,还是自民党内甚至在野党的一些人,都是因为对安倍、麻生等、对这些派系的霸权和腐败不满,因此才选出了石破茂,那就应该尽可能地支持这个与安倍、麻生等不同的石破茂来解决这些改革难题,事实上去年日本自民党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是在石破茂上台后,由于种种内外因素,都使得石破茂几乎还没有喘过气来就被逼得走出了下台这一步棋,人们并没有给他充分的时间、机会来真正对他也一直反对并且希望改造的自民党的弊端大展拳脚。相反,现在自民党又把票投给和石破茂对立、和麻生派一体化的高市早苗这样的人物,而高市早苗等所代表的恰好就是日本社会和自民党民众最反对的以安倍、麻生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和政策理念。这种悖论正在日本的政治实践中上演。又要改革自民党,又釜底抽薪把最可能实施改革的力量赶下台,把最维护自民党弊端的人选上台,这种悖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三是有关中日关系上的悖论,这次高市可能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但她对中国的负面言行之多是人所共知的。而日本无论是经济还是地缘安全,现在很大程度是需要和中国合作相处的。中日每年的经贸额是日美经贸额的两倍,仅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就是日本不能忽视的收益来源。和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等近邻的交往,日本都离不开和中国的谅解与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高市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在历史、台湾以及领土等问题上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后果可想而知。这种悖论高市以及日本如何面对?
第四是有关日美关系的悖论。高市既是石原慎太郎 " 对美国说不 " 的狂热支持者,但同时又希望以亲美来对抗俄罗斯、朝鲜和中国等压力,甚至希望把美国的核武器直接引进日本。这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倒行逆施的想法,矛盾百出。她将如何处理和美国的关系?恰好现在是特朗普上台,特朗普是不会在乎日本的感受,更不会在乎一个思想偏激的日本女性政治家(有点儿像美国的哈里斯类型,只不过政治倾向不同)的感受。特朗普肯定是以一种相对于对石破、安倍等更加歧视的、至少是不重视的态度来对待高市。这里不仅有关税、保护费等经济纠葛,而且还有特朗普在涉及历史认知等问题上对日本的负面印象,高市将如何面对美国和特朗普,需要关注。
总之,我觉得," 高市现象 " 以及日本目前面对的四大悖论,值得研究。这里包含的内外动因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值得所有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