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就不再赘述了,互联网上高手如云,你们可以自行搜索相关信息。对于计划报考北京地区院校的同学,我要提醒一句,据说北京的政治阅卷标准较为严格。聊聊我个人对待政治考试的心态吧,有时候老师们预测的大题并不准确,比如今年的肖四就不太靠谱,我烂熟于心的内容居然没出现。但不必沮丧,毕竟除了那些能记住所有知识点的超级学习机器,大多数人都主要依赖肖四和其他知名辅导资料。所以别失望,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状况跟你差不多,你不会的,他们很可能也一样......
考研数学方面:
学数学确实有些挑战性,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我就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吧。我强力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并且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复习全书,这本全书的确很有帮助,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耐心钻研,多看几次就会有所收获。在攻读全书的过程中,我还配合做了张宇的1000题。进入九月中旬,我开始每日一练张宇的30年真题解析,每套题目耗时三小时,完成后还会自我批阅,平均每天大约投入五个多小时在数学上。直至考研前夕,我都一直在重复练习全书和真题。我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很多习题。我个人觉得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相信我,视频教程效果不如这个),做汤家凤的1800题,精读复习全书,以及不断演练张宇的真题全解,不断循环真题和全书的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开始专注于背单词,重要的是保持稳定性,选定一本词汇书后持续使用,不必受他人选择的影响。每天积累一些新的词汇,不要急于求成。到了五月,大概完成了一轮,虽然当时觉得记忆效果并不明显,但内心多少有所慰藉。九月时,我购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加强了背词的效果。
五月份起,我在背单词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任务,即研读长难句并实践真题(仅限于1997年以后的阅读Part A)。每日攻克一篇,将其中陌生的词汇和短语记录在笔记本中。我想强调的是,只需专注真题,避免做模拟题,否则既耗时又可能导致误导。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六月,我用的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试卷版,同样只做Part A,每天一篇,并且做好整理工作。请记住,不做分析和整理的努力是徒劳的。光是整理Part A的部分,我就用了两个笔记本,边整理边记忆。真题中的单词重复率极高,所以整理极其关键,随着考试临近,你会发现笔记成为主要复习资料,而不再是厚重的单词书,书会越看越薄。
注意,近三年的题目留到最后作为模拟题。在做真题期间,我没有再翻阅大部头的词汇书,转而专攻真题中的词汇,这些已经足够应对。第二轮阅读从2005年开始,我建议大家复制题目以重复练习,并能获得类似实际考试的感觉。这个方法值得你们参考。这次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依旧是一天一篇,但不同的是,我会把每篇文章完整翻译下来,书面形式,然后对比书本的译文,找出不足并修正。这个过程有助于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提升翻译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了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第一轮复习。到了十一月我才着手准备翻译和作文,建议学弟学妹们提前准备,多买几本作文书,广泛背诵,自然能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通常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知识网。
数据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及其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凭编程实践来深入理解,比如实现排序算法、查找算法,这样既能提升编程能力,又能巩固理论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比如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凭模拟器或者实际芯片的介绍来帮助理解,比如使用MIPS或x86汇编进行实践。
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并发、同步、死锁这些概念,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是关键。阅读经典教材如《现代操作系统》并结合实际操作系统的行为去思考,会有很大帮助。
计算机网络主要涵盖ISO/OSI模型、TCP/IP协议栈、网络传输等问题。这部分需记忆的内容较多,但是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就能使记忆变得有条理。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真题和模拟题,这是检验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我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体系。讨论和解答同学的问题也是提高自有的一种好方法,因教学相长,你在解释知识的也在深化自有的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要有耐心,自有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每天设定小目标,逐步推进,不要被短期的困难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