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胆总管结石为何会成为“致命急症”?

前不久,一名99岁患者李奶奶因持续高烧、寒战,被紧急送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
根据腹部CT检查显示,李奶奶被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这是胆道疾病中的“致命急症”,若不及时解除梗阻,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将随时危及生命。更棘手的是,李奶奶15年前曾两次尝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ERCP )取石均失败,曾一度进行过开腹手术,这意味着老人此次手术的风险和难度陡增,一旦此次 ERCP 再失败,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快速进展,将很可能失去二次救治机会。
面对近百岁高龄与复杂病史的双重挑战,多学科团队通过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历经2个小时手术,成功挽回李奶奶的生命。
在这一病例背后,可以了解下胆总管结石这一疾病,这一疾病为何会成为“致命急症”?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一手术是否有必要?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胆结石?
一、什么是胆总管结石
要理解这个疾病,首先需要了解下人类的胆道系统。
人的胆道系统遍布整个肝脏。
可以从以上这张图中看到,人的胆道系统遍布整个肝脏,胆管根据位于肝脏内部与外部,又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所以胆管的形状就像“树”一样,在肝脏内部,越在上面,胆管越细,就像“树杈”一样,最上面最细的胆管咱们称为“毛细胆管”,肝脏的肝细胞产生胆汁首先流入毛细胆管。越往下面,胆管越粗,有两根粗的胆管汇合成1根“树桩”,此时的汇合点就是出肝的标志,这一根“树桩”就是肝外胆管,肝脏内毛细胆管的胆汁最终汇入肝外胆管,然后排入肠道进行消化食物。肝外胆管在外面分出一个“仓库”用来储存胆汁,这个“仓库”就是胆囊,连接肝外胆管和胆囊的路称为“胆囊管”。
胆总管结石就是这一根“树桩”里形成的石头。主要有两种来源:
1、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直接在胆总管内形成。通常与胆道感染(细菌、寄生虫)、胆汁淤滞、胆道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这类结石多为棕色的胆色素结石,质地松软。
2、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绝大多数属于此类。它们本是“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时,随着胆汁“溜进”胆总管。由于胆总管下端相对狭窄,石头容易在此处卡住,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胆总管结石为何会成为“致命急症”
胆总管结石本身或许不致命,但一旦引起梗阻,后果极其严重,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胆汁淤积与黄疸:石头堵住管道,胆汁无法排出,返流入血,导致皮肤、巩膜变黄,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呈陶土色。
2、感染与化脓:淤积的胆汁是细菌滋生的温床,极易引发感染,导致胆管炎。当感染加重,管内充满脓液,就发展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3、AOSC的致命风险:这是一种外科急症,病情迅猛。大量细菌和毒素入血,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意识障碍(称为“雷诺五联征”),死亡率极高。对于这类患者,解除梗阻、引流胆汁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任何延迟都可能是致命的。
三、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
尽管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胆总管结石的预防,核心在于预防胆囊结石,并管理高危因素。
(一) 生活方式干预
1、规律饮食:规律饮食可以使胆囊规律收缩,节律规整,避免胆汁过度浓缩,胆固醇沉淀析出,形成结石。
2、控制体重:肥胖是胆结石明确的高危因素。但快速减肥(尤其极低热量饮食)会使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急剧增加,反而促进结石形成。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3、均衡营养:完全素食并不可取,适量摄入脂肪(如植物油、坚果、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能促进胆囊定期排空,防止淤积。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4、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纤维素能结合肠道中的胆汁酸,促进其排泄,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
5、积极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机体代谢,防止胆汁淤滞。
(二)定期体检
1、定期做腹部超声,这是发现胆囊结石最经济、无创且准确的方法。建议每年一次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
2、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胆汁中胆固醇易过饱和,需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肝硬化患者胆色素结石发生率更高,需积极保肝治疗。
3、特殊人群关注:女性,尤其是多次妊娠者,雌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胆汁成分;有胆结石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筛查。
四、如何应对胆囊结石
如果已查出有胆囊结石,但无症状,这种就叫做“静止性结石”,上述所提及的生活方式干预同样重要。
虽无症状体征,但为避免出现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癌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建议在身体状况良好时,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根本上杜绝后患。
但如果是已出现症状的胆囊结石,譬如出现这些症状:①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尤其饱餐或进食油腻后;②伴有肩背部放射痛;③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④一旦出现发热、寒战、黄疸,这意味着急性胆囊炎发作或者可能已发展为胆管炎。
一旦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那就需要及时就诊,去医院进行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接受最专业的治疗。一旦进展为胆总管结石、胆管炎,一旦细菌入血,存在致命的危险,更需要得到及时地治疗。
五、高龄老人如何应对胆结石
在本文开头中,患者李奶奶已经是近百岁的老人,那么这类高龄老人是否有必要开展手术治疗呢?我们认为,老年人手术治疗还是要更加积极,一旦出现腹部不适症状,不能拖,尽早进行胆囊切除。
为什么老年人要更加积极,主要是以下这些原因:①老年人的感触迟钝,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炎症水肿可能已经很重了;②胆囊结石的可能引起的后果,比如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都可以发展为危重症,对于老年人来讲出现这些危重症就是致命的,为避免以上危重症的发生,尽早切除胆囊,以绝后患;③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疾病,时间拖拉越久,这些慢性病症常使病情变得越复杂和凶险;④长时间的胆囊结石,可能引起胆囊癌变,对老年人来讲也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要更加积极手术治疗。
上述李奶奶这一病例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胆道系统健康的重要性。结石虽小,却能引发致命危机。从今天起,请关注您的饮食,规律您的生活,定期进行体检,为自己和家人的肝胆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