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峰会,恰恰说明了俄罗斯地缘影响力的下降…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13日 15:24:20

10 月 9 日,就在俄乌前线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普京却高调飞往塔吉克斯坦,参加第二届俄罗斯 - 中亚峰会,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元首齐聚一堂并开展战略沟通。

出席第二届俄罗斯 - 中亚峰会的各国元首在会议前合影。

普京高度重视此次中亚之行,俄方代表团由两位副总理及多名政府高官组成,这一空前阵容深刻反映出在当前复杂局势下,俄罗斯强化对中亚地缘影响力的战略意图。

峰会取得多方面成果。

2022 年 10 月,首届俄罗斯 - 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俄罗斯意在通过这一多边机制,强化同中亚五国的战略合作,巩固其对传统 " 势力范围 " 的持续影响力。

时隔三年,俄罗斯与中亚五国在第二届峰会上重点就深化经济与安全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深化经济合作。

峰会上,普京提出俄方希望与中亚各国进一步拓展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和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 " 北 - 南 " 与 " 东 - 西 " 两条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这些举措一旦施行,将显著增强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效拓展双方贸易规模,推动重点领域投资项目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创新技术合作。

同时,跨境运输与物流通道的进一步完善,还能大幅提升能源与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

此外,双方还将加强教育、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区域人文合作。

强化安全协同。

峰会上,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就安全问题展开了深入沟通,协调在重大地缘冲突问题上的立场与观点。

普京在第二届俄罗斯 - 中亚峰会上发言。

会议审议了安全领域合作的各种问题,包括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加强边防和军事互动。这将有助于提升独联体国家在安全保障和能源供应方面的协同能力,增强地区整体稳定性。

第二天召开的独联体峰会还批准了关于建立 " 独联体 +" 机制,并授予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观察员地位的决定,这将进一步拓展独联体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空间。

在中东问题上,普京提出,俄方认为中东问题只能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实现中东地区稳定的主要条件。

规划发展前景。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世界的严厉制裁加速了俄罗斯贸易格局与供应链条的重新定位。而中亚凭借地理优势,已成为俄罗斯开展产业合作、突破物流瓶颈、拓展外部市场的 " 首选平台 "。

因此,此次峰会通过的《联合公报》及《2025-2027 年共同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深化合作,搭建了详细框架,既明确了核心合作方向与关键目标,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制度保障。

俄罗斯正在全力拉紧中亚。

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东亚、欧洲、南亚和中东的战略十字路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中亚五国曾是苏联一部分,与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紧密联系,俄罗斯始终将中亚地区视为自家 " 后院 "。

然而近年来,随着俄综合实力的大幅下降,中亚国家不断强化政治自主,加速推进 " 去俄化 ",俄对中亚地区的掌控力已大不如前。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极力打造俄版 "C5+1",就是要维系其在传统 " 后院 " 的地缘影响力。

巩固俄在中亚地缘影响。

随着俄乌战争持续延宕,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 " 恐俄症 " 加剧,对俄罗斯外部封堵制裁也更加严厉。靠近俄罗斯的东欧国家如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更是 " 谈俄色变 ",对俄罗斯态度极其敌视。

今年,随着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美国斡旋下握手言和,俄在欧亚交界地区的地缘影响力明显下降。(另见本号文章阿塞拜疆正面硬刚,反映出俄罗斯全球地缘影响力的下降)

面对一系列重大地缘格局变化,俄罗斯迫切需要巩固加强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存在,通过拉紧中亚五国,提振自己的战略影响力。

依托中亚缓解战略压力。

中亚地区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相邻、文化渊源深厚,且经济互补性强,是俄罗斯在当前面临严重经济封锁情况下,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重点区域。

2024 年,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已突破 450 亿美元,双方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俄罗斯在能源、机械制造、军工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而中亚国家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深化合作的潜在需求,能够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

同时,俄罗斯的对外物流通道受到严重限制,而中亚地区连接欧亚大陆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俄罗斯与亚洲国家开展贸易的重要 " 中转站 "。

通过完善 " 北 - 南 " 与 " 东 - 西 " 两条国际运输走廊,俄罗斯能够将本国的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通过中亚地区运往南亚、东南亚等市场,同时也能从中亚及亚洲其他国家进口所需的商品,缓解制裁带来的物流压力。

对俄罗斯而言,抓牢中亚不仅能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还能通过主导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其在欧亚大陆的经济影响力,为应对美欧制裁提供长期的经济支撑。

不难看出,随着美国 " 印太战略 " 的推进、中国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实施、俄罗斯欧亚一体化战略的深化,中亚已成为大国博弈与区域合作的重要舞台。

而中亚国家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主动性与灵活性,既渴望获得更多经济援助、技术支持与市场机会,同时也希望借助外部力量平衡区域内的安全威胁与地缘博弈。

亚欧大陆的 " 十字路口 ",正在变得越来越 " 热闹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