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中国学是历史与当代贯通之学、中国与世界互鉴之学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14日 11:45:19

10月14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约50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通过开幕式、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做开幕式致辞,就进一步深化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研究提出期待,本文为致辞节选。

很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专家学者相聚黄浦江畔,共同探讨“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这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和支持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深化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研究谈三点看法,同大家交流。

第一,中国学是历史与当代贯通之学。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如果不能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就难以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也难以理解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中国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充分体察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内在联系,秉持大历史观,从新时代出发,溯源而上,完整地而不是局部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深入地而不是表面地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极总结古代中国的智慧,于历史的纵深感中观当下谋未来。一个多月前,中国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正是为了汲取历史智慧,开创美好未来。

第二,中国学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学。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五千多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爱国主义、“大一统”、崇尚善治、以民为本、以文化人、协和万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至今仍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深藏在历史文化的深处。中国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传承不是目的,未来需要创造。如何在伟大的历史传承中,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是值得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第三,中国学是中国与世界互鉴之学。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16世纪利玛窦等人开启的传教士汉学传统,将中国知识、中国智慧传入欧洲,用一盏明灯点亮另一盏明灯,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深刻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向世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画卷,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引发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的壮丽气象,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在比较研究中彰显其世界意义,为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提供启迪。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就成立了国内首个以“中国学研究”命名的机构,开始对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力量开展调研。两年前,我在首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宣布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成立,如今它已发展为会员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术性组织。我们欢迎更多专家学者加入这个世界中国学研究者的共同家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共同深入研究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为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思想和文化力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