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电子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这一遍要过的细一些,为了以后复习能更省事。10月中-11月中,风中+肖1000第二遍,小草这本墙裂推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把大纲的重点都摘出来了,强迫症还一章一章做了比对把我认为重点的补充到小草上之后就弃了大纲。做1000题你会发现真的有些题错一遍错两遍真的还会错第三遍。12月开始政治的比重逐渐加大,各种押题资料也都出来了,主打肖8肖4,其他的蒋5米3任4,20题(时间不够看了一半)也是抓到就做,把常错易混的记下来,考前一天再过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高数、线代、概率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这里推荐的是三本教材:同济大学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4、5、6版都可以,清华大学出版的由居于马编著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盛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推荐这三本教材的原因除了是历年高分考生的不二选择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年的命题组成员都是以这三本教材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来命制试题的。首先我们说一下这几本书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看,怎么看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历年的考生在复习这几本教材的时候可谓是五花八门,怎么干的都有,有先复习高等数学的、有先复习线性代数的,更有甚者先复习概率论的。具体的题目也不知道该做哪些,或者是说都做。其实最好的复习顺序是先复习高等数学、再复习线性代数、最后复习概率论。这样做的依据是高等数学是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充分理解高等数学基础之上,像概率里面,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家还有印象吧,用什么求,用积分,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用什么,也要用积分。另外线性代数里面的概念、定理、推理特别多,而且都特别抽象,因此线性代数尽量提前复习,反复记忆。而概率论部分的题型相对较少,考研试题能出的花样不多,相比较它的题目更加的有迹可寻。历年都有这样的学生想到最后一两个月突击复习概率,可是这部分学生都吃亏了!最后一个月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政治你不看不背行吗,专业课你不看行吗!而这时要从头到尾复习一门课,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说,在基础阶段同样要复习概率。
考研英语方面:
等到单词过了一、两遍左右你就可以开始碰阅读了(是在很扎实的一两遍的基础上),一般大家做的还是那本黄皮书150篇,个人觉得那本书还是挺不错的,阅读的难度比真题略难,但是思路应该是相对比较接近的。我也买过人大的神马神马阅读,做了几篇就不想碰了,因为这本书太纠结于推理,对于英语考研来说150篇就足够了。我先做了近14年的,一天做两篇也就行了,当然做的过程中单词背诵还是不能断!注意!!阅读不在于你做多少量,而在于你消化多少,不管是起初的150篇还是后期的真题训练,错误订正极其重要!!尤其是真题的订正!!我的订正方法是先将这篇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加到单词书中,然后再看翻译,一定要每一句话对应的翻译看,最后再看错题,将错题对应在文中的句子用荧光笔划下来,尤其是要找到关键词!!(英语中的转折词或者最高级神马的这类往往都能表示作者态度或文章主题的,我在这就不多说了,相信你们都知道),做完这些后再将全文通读一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理解和设计电子系统的关键。在复习初期,你需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电压、电流、功率,电阻、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定律。这些知识是构建电路模型和分析电路问题的基础,务必牢固掌握。
模拟电子部分,重点在于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包括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器的工作特性,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理解。理解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以及非线性失真等问题至关重要。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也是考试的热点,如比较器、滤波器、积分器等。
数字电子部分,主要关注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题目会比较多,需熟练掌握各种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如Karnaugh地图、摩尔斯代数等。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课本,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实验,亲手搭建电路,凭实物来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利用网上资源,如电路仿真软件,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电路行为。
做题是提高的重要途径。历年真题、模拟题,甚至是其他高校的相关试题,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每次做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
要保持好的心态,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电子线路虽然理论性强,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