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 | 莱普科技与第一大客户多维度绑定,主要产品销量趋势性下降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15日 15:12:24

界面新闻记者 赵阳戈

从2003年成立到冲刺科创板,莱普科技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耕耘二十载。公司近年来业绩快速攀升,却难掩单一大客户依赖症——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A贡献了超八成营收,使其独立性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应收账款高企挤压流动资金,主要募投项目过往产销量趋势性下降风险因素,也给这家公司的上市之旅带来了不确定性。

处于客户开发阶段,收入季节性波动远超同行

公开信息显示,莱普科技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4818万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激光热处理设备与专用激光加工设备两大序列,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其中激光热处理设备为主打产品,2025年一季度的收入贡献达94.11%。

财务数据显示,莱普科技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期间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分别为7414.56万元、1.91亿元、2.81亿元和3662.77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有94.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62万元、2303.67万元、5564.28万元和79.96万元,自2023年转正后持续上升,趋势与营业收入保持一致。

针对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偏小的情况,莱普科技解释称,半导体设备行业普遍存在季节性特征受下游半导体制造行业客户年度预算、资本性支出波动及客户验收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收入多集中于第四季度。以2024年为例,公司第一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只占到全年总数的1.86%,而第四季度实现的收入占比能达到67.96%。

但界面新闻将之与同行公司进行对比后发现,莱普科技业绩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偏大。根据公开信息,2024年,中微公司(688012.SH)、芯源微(688037.SH)、拓荆科技(688072.SH)、华海清科(688120.SH)、屹唐股份(000049.SZ)第一季度收入占比普遍在11%至24%的区间,均高于莱普科技的1.86%;而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则普遍在28%至44%之间,均低于莱普科技的67.96%。这一差异的背后,反映出莱普科技仍处于“客户开发期”的阶段性特征。

莱普科技称,部分技术难度高、尚无销售先例的首台设备,由于相关设备能否最终满足使用要求存在不确定性,客户可能会选择前期不支付进度款,在最终设备验收后才一次性付款,这直接导致了收入确认和回款时间偏后

例如USJLALIEG设备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才得到下游客户验证通过,使得当年应收账款比例显著上升。类似情况在2022年也曾出现。至于2025年的季节性波动能否逐步平滑,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规模占比又是多少,尚无结论。

客户A销售占比超八成,应收账款高企挤压现金流

从发展历程来看,能获得重要客户的认可,是莱普科技快速发展的支撑。公司相关设备目前已经部署于华润微、士兰微、三安半导体、中车时代、华天科技、达迩科技等主流半导体厂商的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产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莱普科技的客户集中度持续攀升,尤其对客户A的依赖日益加深。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86%65.89%83.45%97.67%。其中,客户A及其同一控制下的其他主体销售金额占比从18.86%激增至81.74%

来源:公告

界面新闻在招股说明书中看到,客户A自2022年起陆续验证通过莱普科技的激光诱导结晶设备(LIC)与USJLA设备,成为公司最大采购方。并且双方关系不仅限于交易,还存在其他关联:比如持有莱普科技不足5%股权的某股东,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与客户A(含与客户A受同一母公司控制下的客户B)属同一控制下主体;此外,公司向客户A的关联方租赁房产作为办公场所,但出租方未提供不动产权证书书等权属文件。

伴随销售集中,莱普科技的应收账款也快速累积。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776.53万元、4726.18万元、1.12亿元和1.1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94%、26.51%、42.02%、319.25%。其中,客户A在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账面余额分别5057.69万元和5026.17万元,占应收账款比例分别是42.83%和42.98%。

高企的应收账款不仅占用营运资金,其周转率也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莱普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48次、4.18次、3.33次和0.31次,而同期行业均值分别为7.89次、5.96次、6.02次和1.4次

对于周转率偏低一事,莱普科技表示,一方面报告期内在公司整体业务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存在较多无销售先例的首台设备销售,而该等设备的收款时点一般较晚;另一方面,受到行业惯例、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与部分专用激光加工设备客户所约定的信用条款较为宽松。

应收对比           图:界面新闻编制

除了应收账款外,莱普科技的存货也从2022年的9043.63万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2.26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34.79%,这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

多重因素叠加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报告期内出现了净流出的情况,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的净额分别为-2827.26万元、-3272.37万元、3202.59万元和-2716.99万元。

现金流部分情况           图:界面新闻编制

对此莱普科技坦言,“如果客户出现未按时付款的情况,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及使用效率,进而导致公司出现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募投扩产,但产能利用率数据不透明

面对资金压力,莱普科技此番的8.5亿元的募资计划中,明确规划了8991.44万元的补流安排。除此以外,此次莱普科技主要将募集资金投入到“晶圆制造设备开发与制造中心项目3.59亿元),先进封装设备开发与制造中心项目1.4亿元),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1.52亿元),研发、技术支持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1.62亿元)等项目中。

来源:公告

界面新闻留意到,上述募投规划中存在扩产类项目。其中晶圆制造设备开发与制造中心项目建设期3年,该项目计划通过新建现代化的生产基地,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等对公司现有产品扩产,拟新增激光热处理设备产能32台。先进封装设备开发与制造中心项目则同样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扩产,建设期3年,达产后能新增专用激光加工设备产能110台。

产量数据           图:界面新闻编制

然而,界面新闻在查阅招股说明书时,并未看到莱普科技披露这两款设备的设计产能,使得外界难以评估其现有产能利用率水平。对此,莱普科技回应称,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能力主要与生产人员配置、原材料供应相关,对固定资产的占用较少,因此产能具有一定弹性”。

从实际产量来看,莱普科技“激光热处理设备”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产量分别为9台、17台、29台、3台;“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的数据则分别为299台、146台、143台、78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量的峰值出现在2022年。

由此可知,莱普科技扩产计划顺利实施,“激光热处理设备”和“专用激光加工设备”将把公司产能显著提升,如何拓展市场以消化新增产能成为关键挑战。

莱普科技千万元级别的大额订单在2025年尚未签订,2024年仅一份,2023年为两份,2022年为零。在客户结构高度集中、订单规模未见显著增长的背景下,大规模扩产是否具备足够的市场支撑,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来源:公告

除业务与财务风险外,莱普科技实控人叶向明、毛冬还存在大额对外担保问题。

据悉,莱普科技实控人为叶向明、毛冬,两人合计控制公司有表决权股份3225万股,占总数的66.94%,两人签订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其中叶向明为公司董事长。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叶向明、毛冬对东莞东骏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骏电器”)、东莞市汉邦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能源”)等其控制企业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的担保债务本金余额为7.41亿元。东骏电器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建设东骏广场项目,东骏广场项目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的商业、办公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