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物理研究所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个人觉得政治选择题目略难,大题的题目也是越来越活了,也可以看出来命题的趋势,就是跳开热点,越过各种押题。选择题,我觉得一定要把大纲对照好,做题,1000和肖秀荣的书你就做吧,第一遍在于识记,然后做题,一定要把不会的和理解偏差的分开,这样便于后来的复习。当然肖秀荣的世界政治形势这本书非常重要,还有考前的练习。我觉得我第一年总结下来的教训是,不要依赖押题卷,要学会自己的分析,马原和思修是必得分的,只要功夫到绝对没问题。我练到后来就是一拿到文章我就可以准确的指出考得点是什么,然后是史纲,这个我觉得要有线条感吧,把重点放在意义还有内容上。毛中特虽然有部分与史纲重合,但是你复习起来就会发现角度是不同的,我给出的意见是,你一开始不会答的时候就看答案,把答案分成两个部分,大题一定要多准备,今年好多人就栽跟头了。。。。因为大题的命中率今年很低。。。而且即便是押中了,你也有可能得不到分,我就是这样,第一年考的时候我觉得考得我都背了,但是我失利了,我的大题除了历史那道我觉得不太会答,其他的答得很有条理,这也是我可以给大家提供的经验。总得来说就是,你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不要绝望,更不要妄想平时练不多,考试的时候就能选对,不断的总结,不会的可以跟边上的人一起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渐渐的你理解选项的考点就强了,一定要越细越好。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考的高的原因:(1)书本认真看,认真理解。(2)复习全书每一题那本子认真做,当时基本大的厚的软面抄写了6本,不会的题也坚决不看答案,一直思考,实在思考不出来,放在哪,把书看看,看看问题在哪,是基本知识点没掌握还是技巧不会,以后几天每天拿出来思考,看能不能做出来,数学全书是用来做题的,不是用来看的。每一题认真做,认真分析,认真总结。总结多了,后面就简单了。(3)有时间就做模拟,没有时间就不做了,真题要认真做,当成考试一样认真卡时间做。我只做了复习全书和真题,但吃的恨透,效果还行。数学是四门科目里最容易提分的,也是最容易拉分的。复习时只是用到了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真题。先看一章课本,再做做课后习题,然后去看对应章节的复习全书,第一遍感觉大部分看不懂很正常,不用担心。过完第一遍后看第二遍,第二遍看的时候就要做笔记了,把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都记下来,以后再复习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最后就是做真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是基础。特别地,二叉树的操作、图的遍历算法、排序与查找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哈希查找)需深入理解和实践。要掌握动态规划和贪心策略,这些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在于TCP/IP五层模型的理解以及各层的主要协议。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SMTP等应用层协议的工作原理,IP的分包与重组,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都是常考点。网络安全、网络编程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再者,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等内容需重点把握。尤其是虚拟内存、页替换算法、死锁的概念和预防,以及I/O设备管理和中断处理等,这些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数制转换等内容。了解CPU的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部分,理解流水线技术,熟悉各种寻址方式,以及RISC和CISC的区别,这些都是考试的核心。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多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找到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分析出题规律,把握考试重难点。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导师指导,帮助解决困惑,提升学习效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综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