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山东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解题策略如下:我倾向于通过单元复习来深入理解知识点,并且在阅读完教材后立即进行1000题的练习。我遵循重复练习的原则,因此两次做题我都避免直接在书上写答案,而是选择用空白纸记录。这样两轮下来,大部分知识点我已经牢固掌握。随着时事政治的更新,我会结合时政进行题目训练。紧接着,我依次完成八套题,重点在于选择题,而对于大题,我主要关注答题思路。对于第四部分,我会先自己尝试解答,然后再全文背诵。尽管当前考研的趋势是反套路化,但我非常感谢这套系列丛书,它让我在考场上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考试拿高分至关重要,而且它也是耗费时间最多的科目。我认为首先应当深入研读本科教材,并完成课后习题以初步掌握知识。(在这里我想抱怨一下我的大学数学教育,过于基础的教学内容让我轻视了数学的深度,结果没能好好研读书籍,导致后来很多定理和公式记不住,即使反复阅读数学全书,依旧印象不深。)接着,你可以开始使用复习全书,市场上的选择有“二李”和“李王”的版本,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前者,但在第二年我也涉猎了后者。通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量多过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有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立刻查看答案,理解为何自己未能解答,然后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學習方法各异,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有效吸收知识的方法。
接下来便是大量练习的阶段。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等。660题我做得最勤,两年下来至少做了四至五遍,尽管题目难度颇高,但我感到受益匪浅。坦率地说,我缺乏毅力,许多资料刚开始时充满新鲜感,但能坚持到底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你们能有所不同,不论使用哪本习题集,都要全力以赴,彻底消化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试题尤为关键,历年真题必须反复操练。我自己做真题时会在白纸上写下答案和解题思路,之后再进行修正。后期若有闲暇,多回顾几遍,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不论多忙碌,每日必修三小时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我深感,一旦有一天中断,就会感到些许陌生。从四月起,我全力以赴地研究历年真题,精读每一篇文章,并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四个月里,尽可能多地背诵阅读,同时每天坚持两篇阅读训练。购买了胡敏的阅读书籍,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于是只完成了一半。我对词汇书并无兴趣,因此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注释的词汇时才记忆,对于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我会亲自查阅并结合句子来记忆。经过两个月的两轮真题训练后,我转向专项练习,挑选了一本完形填空题目,五天内完成了20篇并进行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使用的翻译教材首先介绍了翻译技巧和关键知识点,配有十多篇高难度练习,我觉得这些比真题更复杂,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颇具挑战,许多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花了两周时间研读这本书,结合解析,我获益良多。翻译专项结束后,我选择了针对长难句的书籍,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其中100多句话进行精读和深入分析,两遍下来,我对句子结构和翻译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每日持续做胡敏的阅读题,午餐时间我会边用餐边浏览星火的阅读材料作为休闲。到了十月份,专项练习告一段落后,我将每日的英语学习时间减至一个半小时,再次回顾真题,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温习标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特别关注真题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保持每天一篇新阅读的训练,同时也重温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大约到十一月底,我开始专注小作文的训练,教师归纳了所有可能的题材,已考过的小作文我熟记于心,未出现过的则参照作文书熟悉格式,确保考试时能应对自如。十二月的前两周,我迅速回顾了一遍之前的完形填空和翻译,很多内容已经遗忘,如果不复习岂不是白费功夫?月底的最后两周,我将重心放在过去三年的真题复习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稳定性分析、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实践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像传递函数、根轨迹、状态空间描述等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概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需花时间去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例如,掌握如何从电路或机械系统中导出其传递函数,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第一步。
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状态空间法等是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主要手段。凭绘制根轨迹,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利用频率特性,评估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状态空间法则为多变量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再者,动手做题是检验理论理解的关键。自动控制原理有很多经典的习题,凭解题,你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大家尽量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这样既训练思维灵活性,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实验和实际案例分析同样重要。在实验室环境中,你亲手搭建控制系统,观察系统运行的实际效果,这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阅读和研究实际的控制系统案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能你看到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