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致远|五年来取得诸多好成绩,上海闵行如何布局未来产业?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21日 20:51:20

“十四五”期间,上海闵行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左右,保持全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0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围绕“高水平打造开放创新强磁场、产城融合新高地”主题,闵行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从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披露的“成绩单”来看,闵行区五年发展成果可以用“骄人”来形容。经过“十四五”这五年,闵行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发展的优势更加巩固,发展的潜力更加充沛。闵行通过聚力打造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养老科技、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动能和后劲。

未来产业布局

走进闵行区北部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今年6月29日揭牌的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大楼分外引人注目。这幢12层的大楼与新虹桥研创中心大楼、全球创新医疗器械展览培训中心大楼通过连廊和会议中心连成一个整体,大楼内已入驻念通智能、博睿康、美生、岩思类脑、阶梯医疗、中科华意、联感微电子、灵犀云等众多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知名领军企业。

今年6月29日揭牌的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大楼(沙盘模型)。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俊杰表示,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是由上海市科委支持设立,并由闵行区、华山医院、临港集团、上海国投合作共建的脑机接口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集聚区。该集聚区核心区为新虹桥研创中心,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于今年年底全面开园,将引进华山医院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脑功能重塑及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临港集团司南超级孵化器等优势资源,建设全要素协同创新体系。目前,闵行区已制定打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生态的相关政策,着力引育一批技术突破显著、创新融合紧密、应用拓展广阔,具备重大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脑机接口项目。

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翻一番,从327亿元跃升至676亿元,在制药装备、基因检测等细分赛道形成领先优势。依托临港科技城和虹桥医学中心,闵行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8件,创新型医疗器械9件,约占全市20%。获批一类创新药4件,约占全市13%。成立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金融赋能养老科技、银发经济发展。

闵行区已制定打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生态的相关政策,着力引育一批技术突破显著、创新融合紧密、应用拓展广阔,具备重大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脑机接口项目。  闵行区 供图

如何吸引人才

在闵行南部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一座“海聚英才”创业城也在迅速崛起,成为闵行区和大零号湾吸引创新创业项目和科创人才落地(户)的新平台和蓄水池。

“海聚英才”创业城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产业,对应策源期、种子期、初创期,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成果“从0到1到N”的转化,着力招引学术精英、科研专家、企业家等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人才热带雨林。其中,海创城核心范围17平方公里,覆盖“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重点聚焦1.45平方公里T字型开放式科创街区,具有“城、园、厅、器、站”五类空间载体。

位于闵行区南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海聚英才”创业城正在迅速崛起  闵行区 供图

陆方舟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闵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闵行区内集聚了两院院士75名,约占全市40%;累计引进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759人,较“十三五”末(603人)增加192%;入选国家级、市级领军人才90人,较“十三五”末(56人)增加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1.2件,较“十三五”末(87件)增加73%;供应人才公寓5.17万套(“十三五”末为0.2万套)。闵行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均顺利完成,全区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市领先行列。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才工作理念,“海聚英才”创业城重点打造“五个零”创业支撑体系,包括空间使用零成本、安居乐活零负担、专业服务零距离、资源对接零障碍、事务帮办零等待。

闵行区科委主任吴昌飞表示,在“海聚英才”创业城,闵行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提供了最长三年的免费办公空间。同时,出资百亿组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矩阵,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前,“大零号湾”区域已经集聚了1.3万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06家,经济规模达到965.2亿元。

为何能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闵行区有何秘诀?“十四五”以来,闵行普通市民的生活又有哪些变化?

吴强披露了一组数据:“十四五”期间,闵行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新开办中小学及幼儿园14所,基础教育学校达298所,居全市第二;全区共有市区两级医疗机构30家、床位超9000张,瑞金医院闵行院区、区中医医院等也正紧锣密鼓建设中,把优质医疗资源“搬”到老百姓家门口;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落地闵行,君莲养老院成为全市首个“乐龄智享院”,让养老服务更加智慧便捷;闵行正积极推动打造“锦江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马桥网球小镇、上海电竞中心等项目,今年还推出“春申美好生活季”系列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体娱乐和消费需求;“十四五”期间,闵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48万元提高到9.26万元,6个零工市场、61个社区就业服务站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线上累计发布岗位3万多个,让好工作“触屏可及”。

上海市闵行区推动“美丽家园”建设。 “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 图

闵行是上海的人口大区,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一直占到全市的1/10左右。为了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在此住得好、获得幸福感,闵行房管系统从四个方面进行着力:买好房、修好房、租好房、管好房。

在买好房方面,闵行今年9月举行了春申美好生活季“闵行好房狂享GO”主题活动;在修好房方面,近三年闵行区美丽家园建设涉及30个项目、240万平方米,总投入12多亿元,不成套房屋的改造累计改造55万平方米,惠及一万多户老百姓。

在租好房方面,闵行努力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十四五”期间总共筹措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供应5.8万套,占全市总量1/8,也位于全市前列。今年,闵行区已实现14个街镇、工业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点位全覆盖,已筹措八千多张床位;在管好房方面,“十四五”期间闵行解决了三万多条老百姓物业方面的诉求,解决率达99.5%,已形成物业治理的闵行经验。

“十五五”期间,闵行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品质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