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刘醒龙宁波开讲:文学是生活的升华,更是人性的守望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24日 19:24:19

10 月 23 日,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做客宁波中学,以 “写作源于生活,创作高于生活” 为主题带来深度分享,与现场师生共赴一场文学盛宴。

这场作为 “名家有约” 第二十三期暨第十届浙江书展重要活动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宁波师生到场。刘醒龙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与经典案例,为现场听众解读文学与生活的深层关联。

讲座现场。主办方供图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的刘醒龙,深耕文学领域数十年,斩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诸多重磅奖项,其《圣天门口》《天行者》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讲座伊始,他便直言:“论写作的条理规律,语文老师或许更专业,但谈及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我有太多亲身感悟想分享。”

今年 70 岁的刘醒龙一登场就笑着坦言,自己很少走进中学与孩子们交流,当天看到满场“恰同学少年”的稚嫩面庞,“体内残留的青春激情都被调动起来了”。这份亲切与坦诚,瞬间拉近了与现场师生的距离。在他看来,语文老师或许更擅长讲解写作的条理规律,但谈及 “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他有太多源于亲身经历与观察的故事想分享。

刘醒龙。

刘醒龙以一个真实案例切入主题。他回忆起闭关创作《圣天门口》期间,在《今日说法》中看到的故事:郑州某大学晚自习时一名学生手机丢失,刚入职的年轻警察并未采纳现场搜查的提议,而是关灯让学生依次绕行座位,最终手机悄然归还。“常规办案是生活的常态,而这位警察的选择,因饱含对人性的关怀而具备了文学的温度。” 他强调,文学不同于普通生活,它需要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审视万物,避免因一时之举毁掉一个人的未来。

谈及乡村教育调研经历,刘醒龙的分享更显深沉。他曾在湖北贫困地区发现一个特殊的高山教学点——两名学生配备三名教师,相关部门因“资源浪费”提议撤销。刘醒龙却力排众议,坚持保留小型教育点:“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

讲座中,刘醒龙还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他以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时间就是金钱”的超前表述,说明经典文学对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奇作品中女战俘在黑暗中望见一朵花的细节,诠释文学捕捉人性光辉的独特力量。“真正的文学能跨越时空,让我们在文字中看见人性的伟大与美好。”他感慨道。

互动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写作瓶颈、文学梦想坚持等问题,刘醒龙给出真诚建议。他鼓励学生“允许试错,在探索中成长”,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写作规范;对于怀揣文学梦想的学子,他寄语:“文学有光明的前景,可不必将其作为唯一选择,让文学成为滋养生命的修养,亦是一种收获。”

学生提问互动。

讲座尾声,刘醒龙为提问学生送上签名著作,宁波中学也向他赠送了 “来自青春的礼物”。“刘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明白写作不是空中楼阁,它扎根生活的土壤,却能开出人性的花。”参与讲座的学生表示,这场文学盛宴,为他们播下了热爱生活、深耕文字的种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