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城市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最好从暑假开始,因为课程内容确实比较丰富。不过,应该保持一个适度的学习节奏,避免过于紧张。我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会快速通读一遍《政治大纲解析》,不做任何笔记;接着,我会结合往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点;然后,在第三遍阅读时,我会着重记忆那些已经标注的部分。我一直使用肖秀荣的教材系列,但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押题。至于《1000题》,一定要多次查看并理解错误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数学的同济第六版,线性代数是同济第五版,概率论则是浙江大学的第四版。我的复习策略是从高数、线代到概率论,依次阅读教科书并完成课后习题。从三月直至六月底,我一直沉浸在教材和习题之中。接着,在七八月到九月初这段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三本书的学习。九月中旬,我开始挑战张宇的1000题集,这个阶段非常具有挑战性,题目的难度和数量都相当大,一直持续到十一假期结束。面对困难,我不依赖答案,而是设定每天解答50题的目标,遇到难题便搁置,最后统一核对答案。我对1000题进行了彻底的梳理,标记出不懂和错误的部分,以便在第二轮只专注于这些问题。第二次仍然未能解决的难题和错误被记录在错题本上。十一之后,我转战历年真题,同样是张宇的全解析版本,始于1987年。实际上,1987年至2004年的试题相对简单,我选择每天一套,但直到十一月中旬我才全部完成。后来了解到其他人已经在十月就完成了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一天解决两套早期的真题。接下来,我挑战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两套试卷极其艰巨,通常需要4到5小时才能完成,有时我会分两天来攻克,期间还穿插做了几份叶盛标的卷子,并整理了错题,这一过程耗时颇久,大约到了十二月十日。之后,我开始做合肥工业大学的五套卷,此时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完成一份数学卷,等到全部做完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号了。临近考试,即使要准备政治,也不能忽视数学的练习,确保每天至少投入两个小时做数学题。考研的前一天,我没有做数学,因为第二天要考政治和英语,我把时间都用在了背诵政治上。但在考数学的前一晚,我还是做了一份试卷,巧合的是,其中一道题目与第二天的实际考题相似,只是我遇到的题目稍显容易些。数学需要脚踏实地地逐一攻破。我总共整理了四本笔记,它们对我来说无比珍贵,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所需公式都在笔记中有详细记录,这四本笔记陪伴我直至考试的最后一刻。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应当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题目。文章部分的研究应当以细致为主。怎么做到细致呢?首先要通篇将本文阅读后,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其次就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每个段落中,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搞清楚它的意思,做到每个单词都要认识;每一个不会的词组也要通过查字典清楚他的意思,做到每一个词组都要认识;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各种句式的镶嵌式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这个是解决长难句的关键,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要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真题的每篇文章都可以做到单词、词组、句子全方位研究相当的透彻,当然题目中的生词也是不能放过的。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全面覆盖才能掌握好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单词、词组、长难句才可以解决问题。另一个部分是题目,我认为题目的研究应当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综合来看。真题是出题老师一年的辛苦工作的结果,所以老师出题是非常小心和谨慎的。如果通过研究十年真题来弄清楚老师的出题思路,相对来讲会对自己做真题有很大的帮助。我对于真题的题目,其一是先看出题的位置,考研出题是有特点的,问题的顺序和段落的顺序相同。我想一定要通览一遍文章之后再看问题,看完文章后,要用短暂的时间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目的,然后接着看题目,迅速判断出题位置,然后看这个问题相对应的关联句子处于什么位置,在所在段里出于什么位置,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其二是结合每个选项,看一下选项是否是和定位的那句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选项和句子基本相同,而不是间接地和文中句子有相同的意思,那么这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再就是我想说的是题目答案没有三个连续同样的选项,还有就是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基本上不选A。其三,我想做真题时肯定会有错误的题目,为什么要在做完两遍之后,再仔细看呢?我认为做完第一遍,先把错误的标记出来,在做完第二遍后,再把错的标记一下(这两次做都是用铅笔,错误的要用红笔打上勾,错几次打上几次勾),这样两遍之后你就对于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结合题目研究时候,方向感会更明确。针对于每一个题目,你做对的,你要清楚它为什么对,错又是为什么错,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就是要搞清楚那些题目错的原因是什么,无中生有、偷梁换柱、随意添加或者删减信息等等。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把真题出题方面的问题解决掉。阅读是英语的主要项目,阅读搞不好,考研英语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研究真题的方法要正确,这样才可以取得研究真题的最佳效果,最终培养出对于真题的感觉。研究真题参考资料要看,不过我想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摸索,形成自己的对于真题的题感。参考书推荐张剑的黄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是基础。你需能够分析市场均衡,理解价格如何由供求关系决定,以及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厂商理论中的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也是重要的考察点。在复习时,我建议凭绘制图表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要深入理解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以及IS-LM模型、AD-AS模型等分析工具的应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再者,不要忽视了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在一些大纲中可能不是必考项,但它们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和解析现实经济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学习这部分时,尝试用实例去理解和应用理论,会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重于记忆。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学科,每个概念和理论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关系,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我推荐大家多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这有助于构建知识框架。定期做题,尤其是案例分析题,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也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长时间的疲劳战,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