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时期专攻文科,因此对政治这类文科科目的复习有一定了解。我的政治复习起步相对较晚,大约在8月才开始。我按照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全面提升。8月,我只是浏览肖秀荣的1000题,重点在于单项选择题,通常在一天的学习疲劳时抽出20到30分钟做一些题目。遇到关键知识点,我会大致记忆,但务必标记错误题,红色最佳,这对后续复习大有裨益。不必过于追求复习书籍的整洁,多做标记是个实用策略。整个8月,我专注于此,并逐渐构建我对政治的理解框架(这种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仅通过阅读知识点就能理解)。
接下来,我使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发现其归纳得很到位。我深入运用《肖秀荣1000题》,快速完成单选和多选,对照其他答案解析。记住,关键是要掌握相关知识点,而非仅仅一道题。迅速查看答案解析,将不清楚的部分写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类似于错题集,实际上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对于系统的政治知识复习,一般需等待大纲解析发布,但去年发布时间较晚,我记得是在9月。在这之前,我已经粗略地读了两遍任汝芬的序列一。由于不太细致,进度较快。其中,哲学部分最耗时,其他部分则相对容易些。
大纲解析是非常权威的资料,需要高度重视,直至考研前至少应精读3至4遍。在这个过程中,序列一和大纲解析可以结合多选题一起复习,因为多选题难度较大,建议对照知识结构来复习,这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增强记忆,同时也能提高论述题的答题能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底子还算不错,第一轮课本,把大纲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吧。第二轮,全书,如果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量在暑假前过完一遍全书,因为全书第一遍看完基本上是没什么印象的,全书最少看两到三遍。如果感觉全书不是很好的话,可以分开买各个老师的书,如:高数用汤家凤或者张宇,线代李永乐。660题,有时间的话做做,不一定非要做完,只要每天保持做题的手感。真题模拟题最后两个月就每天一套或者每两天一套的做,注意错题整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习题书的时候,一定要做题深入而尽量不要广撒网,每本书都做一遍。宁可把一本书做三遍也不要做三本不同的书,每一遍做题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的挑战主要在于高质量的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找到与实际考题相匹配的材料。在书籍选择上,我仅依赖于张剑的黄皮书,认为仅凭真题就已经绰绰有余。有些同学推崇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笔记,但我并未尝试,故不便评论。对于真题阅读,我从1996年开始,逐篇精读并多次复盘。我对每篇文章的要点进行了详尽整理,并且针对每道题目和选项,我都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分析其类型和设计。经过大约五年真题的训练后,处理2002年以后的试题时,阅读部分通常只会出错两至三题。完成学习后再深度剖析真题,你的能力将实现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主要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有针对性地去掌握。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是关键。尤其是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不仅要求熟悉其基本思想,更要能灵活应用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编程实现这些算法也是常见的考核方式,所以编程能力的提升不容忽视。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CPU的架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其中,流水线技术和虚拟内存管理是常考点,理解它们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操作系统的学习,重点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特别是死锁问题和内存分配策略,需有清晰的理解和应用场景的判断。操作系统的并发控制和同步机制也常常出现在试题中。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及其协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关注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网络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除了理论知识,实践同样重要。凭做题和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模拟实际场景进行问题解决,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年真题的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帮助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