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悬挂4楼窗户摇摇欲坠,河南一外卖小哥徒手攀爬救人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26日 16:03:21

" 快救人呀!"10 月 25 日中午,开封市大宏世纪新城小区的宁静被一声急促的呼救打破。4 楼居民家的防护窗上,一名男童上身裸露,头部与衣物卡在栏杆缝隙间,身体悬空、双腿乱蹬,随时都可能坠落。

危急时刻,途经的一名外卖小哥挺身而出,徒手攀爬至 4 楼防护窗。最终,与屋内人员合力将孩子救出,用行动书写了 " 平凡人亦有英雄气 " 的温暖故事。

生死救援:4 楼窗外的 " 徒手逆行 "

" 孩子要掉下来了,快拿东西接着!" 当天下午,小区居民的呼喊声瞬间聚拢了一群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着京东秒送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路过小区。听到呼救声,他快步冲进现场。看清险情后,他仰头观察防护窗结构,随即双手抓住一楼栏杆,脚蹬墙面,开始徒手向上攀爬。

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4 楼窗外,男童上半身悬空,仅头部和衣物卡在防护窗栏杆间,双腿在不停摇晃,随时都有掉落的危险。

在男童正下方几名居民搭起 " 临时安全网 ",此时楼下人员的提醒声此起彼伏,生怕外卖小哥脚下打滑。" 先抓好,再往上爬!"" 抓住下面的防护窗,抱住小孩。"

窗户里面,有人探出半个身子拉着孩子,外卖小哥站在防护窗上,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拽着防护窗,往上托举着,时而半蹲,时而一个脚悬空,一点点将孩子送往窗内。当孩子完全进入屋内,楼下爆发出欢呼声,这场生死救援终获成功。

" 当时就想赶紧救孩子,啥危险都没顾上想。" 事后,外卖小哥平淡的话语,让目击者在社交平台感慨:"4 楼高,没安全绳,他二话不说就往上爬,真是好样的!"

还原事发:攀楼救童时忘怕,下来后手发抖

10 月 26 日上午,大河报 · 豫视频记者辗转联系上徒手救悬窗男童的外卖小哥—— 38 岁的崔玉龙。这位今年加入京东的 " 平凡英雄 ",首次还原了救援细节:爬楼时未觉害怕,下来后手发抖歇了好几次,却始终惦记着没送完的订单。

" 当时正送单路过,看见楼下好多人撑着床单,抬头才发现孩子卡在 4 楼防护窗上。" 崔玉龙回忆,事发时他注意到已有居民报警,但民警尚未赶到," 我自己也有孩子,一看那情况,就想着能不能爬上去救 "。

没有犹豫,崔玉龙观察防护窗结构后便徒手向上攀爬。" 上去救人时啥也没想,就盼着孩子安全。" 他坦言,真正感到害怕是在救援结束后," 下来时体力不支,歇了好几次,手一直抖 "。但这句后怕的话,被他轻描淡写地接了一句:" 不管咋说,孩子平安就好。"

救完男童后,崔玉龙没多停留,转身就想继续送单。" 本来不想留联系方式,想着是应该做的。" 他说,最后是民警和居民硬拉着不让走,反复劝说下才留下了手机号。

据悉,崔玉龙已从事外卖行业多年,今年刚加入京东外卖,是第一批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拥有五险一金的全职骑手。谈及救人举动,他始终觉得 " 换谁都会上 ",而那句 " 孩子平安救下来就行 ",成了这位父亲最朴素的心愿。

本性向善:日常里的 " 实在人 " 与 " 暖心者 "

" 他就是个实在人,天天乐呵呵的,一看就面善。" 记者联系到认识崔玉龙的宋女士,她话语里满是敬佩。宋女士说,崔玉龙的孩子跟着她学画画两年了,每次送孩子来,都会笑着打招呼,哪怕赶外卖订单,也会叮嘱孩子 " 听老师的话 "。

让宋女士印象深刻的,是崔玉龙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现在家长多护短,孩子犯点错,老师说两句就不乐意。" 但他总跟我说,宋老师,该批评就批评,别惯着,为孩子好。" 宋女士坦言,从教育细节就能看出,崔玉龙是个明事理、有担当的人。

最让宋女士动容的是,她丈夫曾因救人颅脑损伤,历经几年植物人状态才恢复意识。" 我家情况,崔玉龙都知道。每次见我,都会热心问候,还说如果当初你丈夫不救人的话,现在你们家多好。" 宋女士说,崔玉龙深知救人的代价,却在孩子遇险时依旧奋不顾身。

在宋女士看来,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 " 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 他见过救人的苦,却仍选择挺身而出,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记者手记:那双手,托起的不只是孩子,

更是一座城的暖意

开封的秋日常有暖阳,10 月 25 日的那场救援,却让阳光里多了份灼人的温度。

救援现场,可谓是惊险重重。斑驳的防护窗,宽约 10 厘米的栏杆,是孩子悬命的依托,也是崔玉龙徒手攀爬的 " 战场 "。

攀爬的每一秒都揪着心,一不小心就可能坠落,出现生命危险。从 1 楼到 4 楼高的防护窗,崔玉龙的手紧紧握着栏杆,脚在墙面上试探着落点,楼下的呼喊声 " 抓稳 "" 慢点 " 此起彼伏。

事后,崔玉龙在受访时说,当时眼里只有悬着的孩子," 心都揪紧了,哪顾得上怕 "。挂了电话,我站在小区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外卖员骑着车穿梭,突然明白:英雄从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当危险来临时,愿意放下手头的事,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安危更重的普通人。

而崔玉龙的那双手,托起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一座城的暖意,让我们知道,在平凡的日子里,总有人为你奋不顾身。

来源:大河报 · 豫视频记者 吕高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