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出席东盟峰会,除了出风头,还要稀土?
当地时间 10 月 24 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登上 " 空军一号 ",准备前往亚洲。时隔 8 年,特朗普第二次参加东盟峰会。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他仅于 2017 年出席过在菲律宾举行的东盟峰会。
当时美国媒体对于特朗普的菲律宾之行,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其 " 外交表现尴尬、战略短视以及对地区盟友的疏离感 "。特别是当时在各国领导人大合照环节中,特朗普被捕捉到挣扎着进行 " 东盟式握手 " 的尴尬瞬间,更是被外界解读为其不适应多边外交礼仪,凸显 " 美国优先 " 政策下对东盟共识机制的漠视。
2017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第 31 届东盟峰会。
相较之下,这次特朗普似乎总结并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老练了很多,而且是有备而来。他在出发前就通过白宫简报或公开表态的方式,表达了对本届东盟峰会的多重期待。总体而言,依然还是围绕 " 美国优先 " 以及他个人的 " 作为 ",重点聚焦在外交成就展示、经济利益和地缘战略布局等方面。
在特朗普关注的众多议题中,头一桩便是推动泰国和柬埔寨签署和平声明。而且他已经如愿以偿了,一到吉隆坡就迎来了自己的 " 高光时刻 "。今天(26 日),特朗普作为见证方,参与了泰柬两国和平声明的签署仪式。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致辞时说,这对东南亚而言是历史性的一天,为自己能参与其中并解决冲突感到荣幸,并公开赞扬泰国总理阿努廷和柬埔寨总理洪玛奈 " 为人类做了不可思议的工作 "。
泰国和柬埔寨领导人 26 日在吉隆坡东盟峰会期间签署了和平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见证了这一事件。
洪玛奈的发言更是正中特朗普下怀," 将提名特朗普竞逐诺贝尔和平奖,并呼吁特朗普继续拯救更多生命 "。一来一去,特朗普 " 和平缔造者 " 的形象更为凸显。早前通过电话施压两国以贸易谈判为筹码促成停火的 " 幕后努力 ",也被他巧妙地转化为台前的自我夸耀。
这样一来,一方面强化了其 " 美国优先 " 下的强势领导者形象,弥补了第一次 " 东盟峰会 " 之行对东南亚留下的疏离感;另一方面,尽管特朗普已与本届诺贝尔和平奖失之交臂,但促成泰柬和平一事无疑为其未来提名铺路。
10 月初,曾有美媒报道指,特朗普愿意出席此次东盟峰会的前提,是他能够借此展示自己的 " 地区斡旋成果 "。有知情人士透露,白宫甚至还特别施压主办方 " 排除中国官员参加该仪式 "。很显然,特朗普正是想通过 " 独占 " 的方式,来提升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自己 " 和平缔造者 " 的个人声誉,并在中期选举临近时,赢得更多的国内选民的支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方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今天(26 日)的仪式当中,但是中方为泰柬两国停火所做出的关键努力和巨大的贡献,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 " 任性 " 而被抹杀。因为今年 7 月 28 日,当泰柬两国同意结束敌对状态之后,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均公开对中国政府参与调解表示感谢。
此前,美国对东盟多国单方面施加关税压力,引发了地区国家的强烈不满。目前,该地区除了新加坡的关税税率为 10% 之外,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关税税率被设定为 19% 或 20%,老挝和缅甸的关税税率则为 40%。因此,此次特朗普是否会与这些国家敲定贸易协议?又会以怎样的方式与之谈判?值得关注。
分析指出,特朗普预计还是会采用其一贯的强硬谈判风格,以关税作为主要杠杆,强调 " 美国优先 " 原则来推动东盟国家做出让步。他可能会通过威胁提高对东南亚出口品的关税壁垒,如对电子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施加额外税率,来迫使各国签署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
针对具体国家,特朗普可能优先与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展开一对一谈判,因为这些国家已因和平协议而与美国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基础。谈判中,特朗普可能将维持现有 19% 的关税率作为底线,但通过豁免某些关键领域,如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等,来换取市场准入和投资承诺。这种针对性谈判旨在快速锁定成果,避免多边框架下的拖延,同时也有助于更多的美国企业打开东南亚市场大门,预计将刺激美国出口增长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不过,也不排除特朗普还是会采用极限施压、更具威慑性的谈判策略,警告谈判对象若不达成协议,将面临更高的关税惩罚。另外,特朗普还可能采取 " 逐一击破 " 的策略来分化东盟,进而削弱东盟的集体谈判能力,确保美国在关税议题上占据上风。
东盟地区拥有可观的稀土资源潜力和战略重要性。其中,越南被公认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稀土资源国(一说巴西),拥有重要的稀土矿床。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也拥有不同规模的稀土矿藏。特别是马来西亚,其作为中国之外最大的稀土冶炼基地,对美国更具战略意义。
越南的一个矿区。资料图
因此,特朗普可能会通过双边和多边会议,提出以关税豁免或减让作为交换条件,鼓励马来西亚和泰国开放稀土矿产资源的市场准入和联合开发项目,从而保障美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国防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供应。他还可能承诺提供技术援助和投资,以换取这些国家优先向美国出口稀土精矿,并建立联合加工设施。
今天(26 日)午间,特朗普在公开讲话中提到,美国将与泰国签署重要的矿产协议。分析指出,该协议可能会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形式签署,重点聚焦于稀土元素和电动汽车电池所需材料如镍、钴和锂的供应链多元化。该协议源于泰柬和平协议的贸易延伸,或以美国提供技术援助和投资换取泰国开放矿产开采和出口优先权。例如,特朗普可能会要求泰国承诺不实施出口配额或禁令,确保美国企业获得稳定供应。
态度强硬、之前曾多次硬刚特朗普的巴西总统卢拉,今天(26 日)与特朗普会晤,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在特朗普上任后首次高规格互动。卢拉作为非东盟国家领导人受邀出席峰会,旨在扩大巴西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合作,而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则聚焦于多边外交和贸易谈判,可以说两人的此次会面是顺势而为。
会晤的首要焦点是美巴贸易关税问题。卢拉直言 50% 的关税是 " 错误 ",并强调过去 15 年,美国对巴西的 4100 亿美元贸易顺差不应成为加税借口。特朗普虽未立即承诺减让,但表示 " 在合适条件下 " 考虑降低关税,并暗示通过谈判可达成 " 两国共赢的协议 ",这可能包括豁免巴西农产品和钢铁出口的额外税率。
其次,矿产资源依然是特朗普关注的重点,他希望借峰会平台推动巴西开放稀土和锂资源出口,以支持美国电动汽车和国防产业多元化。卢拉则寻求美国技术投资和技术转移,作为交换条件。巴西作为全球稀土储量大国,若与美国达成协议,可为巴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同时也能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2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财长贝森特陪同。
据悉,在今天会谈开始前,特朗普说," 我认为两国将达成贸易协定,与巴西总统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 卢拉也表示:" 可以期待好消息。巴西和美国之间没有理由存在任何形式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