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上岸秘籍大分享!

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复习,买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后简称精讲)这本书先于《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后简称纲解)出版,大概五月就出了。我先看的纲解,边看边划,由于其中全是黑色字体且略小,感觉不够突出重点,所以看了一点马原后换成了精讲,边看边做书后真题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后来精讲放于自习室隔夜被窃,只能重拾纲解,此时发现该书也尚可,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看了马原和近代史部分,完成了相应的1000题。然后十一月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也出来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点列表清晰,可谓浓缩了精华,很多同学拿此书来记忆,我是看两三节书,强记一下然后拿1000题练习,完成了毛概以及思修部分。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这时有些题目仍有记忆,有些题目就像是陌生的,但别担心,1000题是用来刷基础的,留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后来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是这个书名),讲当前形策与时事的,可以当小说来看,书后有相应习题,由于知识点太多,如果记忆不太可能,但从后来的考试来看,时事这部分的比重很大,许多考察基础的题目都以时事为引子。最后12月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这大概是人手一本的,任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肖四不仅做选择,还背了选择和大题。说来也惭愧,我背书时间太短,最后几天粗略的背了一下启航的《20天20题》,最后一天才开始被肖四,到考试的时候肖四也没背完,考试的时候看到原题只能悔不当初。如果有时间,任四和肖八的马原题也可以看一下思路,马原题我没有练习就上战场了,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主观题给分比我想象中好。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流程大概是,先过一遍纲解,辅以1000题练习,然后看形策配着第二遍1000题,下载历年真题的马原大题归纳思路,完成任四肖八的选择加看马原大题,最后背诵20天20题,和最为关键的肖四,建议大家无论如何也要把肖四的大题拿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腹有肖四答题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持续了三个月,我主要专注于记忆词汇和阅读文章,红宝书中的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两次。同时,我利用张剑的黄皮书来研读其中的文章,这些文章的质量很高,但遗憾的是,其命题风格与考研英语相差甚远,因此做不做那些练习题并不重要,正确与否也不必过于纠结。这样的日常学习大约每天投入三到四小时,直到六月中旬,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每天精做一篇,并在次日清晨背诵文章和短语,几乎将所有真题文章都熟记于心。反思起来,我在英语复习上的最大疏漏就是没有在最后阶段预留几套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导致后期无新题可做,所以我大约反反复复地做了三遍真题。对于作文部分,我参考的是考研1号系列的《写作160篇》,从十一月开始,我不仅实战演练真题作文,还会背诵书中的范文。就这样,我的英语复习告一段落。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理解上,你需对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它们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表示。其中,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关键工具,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掌握系统的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这些是分析和设计系统的基础。对线性时不变系统(LTI),傅立叶变换和系统函数H(s)或H(z)的应用尤为重要。要理解卷积的概念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实用。
再者,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是描述系统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理解和计算这两个参数的能力是必备的。对离散时间系统,理解z变换和单位取样序列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自己推导公式,凭做题来加深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习题,比如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的习题很有挑战性,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知识点。利用MATLAB或其他编程语言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观察系统行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小组讨论也很有效,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
不要忽视课本外的知识扩展。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能帮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