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毛晓彤:自我觉醒,从每一个“不”开始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10月29日 08:18:19

近日,由张彬彬、毛晓彤主演的国产剧《余生有涯》正式收官。该剧根据晋江文学城墨书白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原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叶思北(毛晓彤 饰)在长期受到原生家庭冷暴力、职场霸凌、自我怀疑等种种压力下,又意外被上司侵害,她在痛苦中挣扎、觉醒,最终与丈夫秦南(张彬彬 饰)和家人一起坚持反抗,努力自我重生的故事。

毛晓彤希望通过《余生有涯》向观众传达叶思北身上的一种力量:在面对不公和打压时,坚持不放弃。正如她在收官小作文中引用原著小说的一句话:“这世界或许荒谬不公,但有光明和爱,永悬当空。”

毛晓彤 饰 叶思北

【对话】

自我觉醒,从每一个“不”开始

澎湃新闻:叶思北这个角色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毛晓彤:在我拿到剧本之前,我带着一种探寻的视角看了原著小说,她在年少的时候是一个闪着光的女孩,但现在她是破碎的,我想知道这个女生她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在探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她特别坚韧的内核,叶思北看起来柔柔弱弱,其实柔是她的本能,但刚是她的底线,她是有自己原则的,是一个善良,带有锋芒的女孩。当面对不公、面对打压的时候,唤醒你自己,弄清楚到底想要什么。

澎湃新闻:叶思北生在一个典型的东亚家庭:偏心的妈,沉默的爸,装傻的弟,苦命的她。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对这个角色的影响?

毛晓彤: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她在年少的时候,自我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有她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但当她不停地反抗,又无数次地被家庭拖回泥沼的时候,她渐渐开始变得顺从和不反抗,这个是我当时看到剧本时,特别心疼她的一点。

虽然内心的小火苗冬眠了,但当她遇到一些外部刺激时,火苗会再度燃起来,当有人支持她,愿意站在她这一边,给她无限力量的时候,火苗会再次被点燃,这个反弹的力量是很强的,所以这也是她一路上坚持选择去反抗的原因。

澎湃新闻:很多观众看着都很着急,希望她能予以反击。

毛晓彤:对,我其实是理解观众的。因为我看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期待,我就是想看她赢,因为我知道,她本身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曾经年少时这么闪光,能带给男主光亮和力量的一个人,只是被原生家庭磨灭了那些原本在心底燃烧的小火苗,就像被深埋冬眠了一样,把自己压抑起来。

当然,人都有自己的低谷期,有自己可能想逃避,不敢去面对的时刻,但我觉得,不如把时间放慢一点,我们不急,也不去催她,让她自己一点一点地,从每一个很小声的“不”开始做起,开始反抗,开始觉醒。

《余生有涯》剧照

澎湃新闻:身边人的支持的确很重要,你怎么看思北和秦南的双向救赎?

毛晓彤:一开始我在看原著小说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说,“做决定的永远是叶思北,而人人皆可是秦南。”当时我理解这句话的立意,就是双向救赎。

年少时,在秦南活不下去的时候,叶思北是他的光,是支持他活下去的希望。现在,当叶思北遇到困境的时候,秦南也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因为秦南很清楚,叶思北的底色是充满力量的。

其实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公或者出现低谷期的时候,可能我们需要的那一束光,不仅仅可以来自恋人,也可能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是一个陌生人的善意。

有一场戏,我印象很深刻,在上庭之前,叶思北在等候区对叶念文说,“这一场审判,影响的不只是我的人生,还有秦南,他或许一生都停留在孤苦的年少,质问这个世界的法则,只有这个案子赢了,才能给他想要的答案。”

这两个人都是非常普通、不起眼的人,在面对社会不公时一起反抗。可能秦南把自己很多的期待投射在叶思北身上,所以他陪伴她走这一条路,叶思北也带着这份支持坚定地一路走下去。就是像观众所说的:我们是两个小苦瓜,两个特别平凡、普通的小人物。

澎湃新闻:怎么看待剧中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比如思北和妈妈的关系。

毛晓彤:我这两天刷到一个网友的点评还挺有感触的。TA说,“叶思北的原生家庭就好像一个潮湿的棉袄,明明已经湿了,但还是期待它能保暖;明明很沉重,但也曾经被温暖过,所以贪恋那一点点温度。”我觉得说得特别准确。

澎湃新闻:这种感觉既无奈又卑微。

毛晓彤:但这就是叶思北与她原生家庭的关系,她不顺从,她不满意,她不喜欢,但是又永远割舍不掉,这种情绪很复杂。就像叶思北在天台跟秦南说过的一段台词一样:“对方给你一点点好,又不是绝对的坏,这一点点好,就让你深陷在这个沼泽里。如果对方对你足够的坏,你就是完全可以割舍掉。”

澎湃新闻:其实妈妈只是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在爱人。

毛晓彤:对,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有的人说我妈就是这样,我们家就是这样。因为价值观和TA所处的不同环境,所以每代人之间都会有代沟。像黄桂芬(即女主的妈妈),她自己也有弟弟,自己从小也被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在家遭受不公的待遇,但她就选择顺从,她问叶思北,都是这样过来的,为什么你就不行?这是她们两个人之间非常大的分歧。

澎湃新闻:还有思北和楚楚的关系,有一点点像对照组。

毛晓彤:叶思北平时柔柔弱弱的,在大众的眼光里是一个绝对不会出格的女生,但是当她面对不公的时候,她敢去反抗。而楚楚平时说话行事很大胆,甚至每天把避孕套放在包里,但当网络暴力降临到她身上的时候,她会害怕——这个对照还挺妙的。

公道被掩盖,压抑如鲠在喉

澎湃新闻: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

毛晓彤:太多了,每场戏印象深刻的点是不一样的。

我拍那场报警做笔录的戏的时候,情绪很崩溃。即便是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已经知道警察会问这些,但当我代入叶思北,我觉得我经历了这么多的阻碍才终于走到这儿,却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更艰难的,尤其是女生面对一个男性警察的询问,很多细节很难启齿,她要一遍一遍回忆当时自己痛苦的经历,并且她能感受到警察对她的质疑。但没有办法,这是正常的司法程序。但叶思北的心态是: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报警,没想到警察却还来质疑我,其实她内心是无法接受的。

还有一场戏,是叶思北本来要去报警,但弟弟来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她从小就非常疼爱她的亲弟弟,作为律师且知道她的经历之后还是阻挠她报警,那一刻她是感到窒息的。导演作了特别的镜头处理:叶思北被困在一个木箱里,使劲地想要挣脱箱子出去。当刚刚推开一点缝隙,有一点光亮照进来的时候,瞬间又被关上了,形容她内心的那种窒息感。。

还有一场印象深刻的戏是在雨中撕咬范建成那场戏。那场戏我们演的时候是有声的,但是导演处理成无声了——因为她的公道没人听见。在无声的片段里,叶思北口中喊的台词是,“我只是想要一份公道”,但在那一刻,公道被完全掩盖。

受害者在淋雨,犯罪的人却在伞下被庇护。有一个全景的镜头,在厮打完之后,我痛哭跪在地上被所有的伞盖住了,暗示着所有的真相都被掩盖。那场戏我特别心痛。

澎湃新闻:这部剧重场的哭戏好多,如何处理不同情绪的哭戏?

毛晓彤:其实我不是一个设计型演员,我会尽可能地沉浸在这个角色里。刚开机的时候,我们先拍公司的戏,我常常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自己还没意识到,眼泪就掉下来了,在替叶思北哭。那会儿我是处于一种又生气又心疼的状态,一会儿气得长包了,一会儿哭得停不下来,我那会儿跟导演经常在监视器聊戏,聊着聊着,我说等一下,咱们先别说了,我会控制不住。

有些哭戏,比如刚刚提到的无声哭戏,它是一种被亲人背叛,又无能为力的窒息感。这种压抑如鲠在喉,窒息到根本出不了声。我演的时候就觉得,有一口气憋在那儿,怎么都喘不过来。这是之前演别的戏没有用过的处理方式。

有一些是嘶吼的哭戏,比如官司败诉的时候。

还有我跟妈妈的一场戏,妈妈一直说,你还要我怎么爱你,你要这个家怎么样。我觉得是可笑的,心里也挺酸的,所以我是苦笑的哭。

叶思北对爸爸也是有埋怨的,在她的记忆中,从小所有的事情就是妈妈在处理,好像爸爸一直是缺席的,所以我靠在爸爸的肩膀上,但我又不想直面他,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泪,所以我是转头靠过去掉眼泪的。

澎湃新闻:拍这部剧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毛晓彤:是她在不同阶段内心的起起伏伏。她经历了几次反复的过程,一点一点在改变。从一开始我要去报警,到被家人阻止。她内心的反复挣扎,她的纠结,她的自我怀疑,她想要坚定地为自己活一次,这种层次感,更说明她就是一个平凡人在抗争。

细腻的内心戏很多。

想挑战“恶女”,展现不同的自己给大家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余生有涯》的结局?

毛晓彤:虽然大家可能想看到一个happy ending,但当时我跟导演讨论,叶思北这一路经历了这么多,结局虽然是赢了,但也没有办法完全舒一口气。结尾那场戏,我抬头看着天空,我处理的表情是不悲不喜。

澎湃新闻:你会看网友评论吗?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可以分享一下。

毛晓彤:当我看到一些观众真的看懂了,并且愿意去深挖,有感触地表达出来,甚至有的评价说得都超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认知,我就会把它截图存下来。

有网友说,你看这两个人刚开机的时候,多好看多有活力,杀青的时候,仿佛都老了10岁。

我们拍这个戏,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被“折磨”到不行。刚播前两集的时候,有一些观众说太苦了,不敢看,太憋屈了。但坚持看下来的人就会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女主抗争意识的觉醒,无论是面对原生家庭、职场,还是社会,她都用勇敢取代了懦弱,学会从高处审视关系,而不再沉溺于不健康的情绪。”。

澎湃新闻:《余生有涯》后半段有些悬疑色彩浓重的戏,有一个热搜词条是#谁给毛晓彤递个恶女剧本#,想要尝试这类角色吗?

毛晓彤:当然想挑战!欢迎这样的剧本来找我,我希望自己能把不同的面貌展现给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