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世界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四川大学世界经济考研全攻略:川大经济学院高分秘籍与备考Tips大放送!

四川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1)选择一本七八月间上市的政治基础知识书籍,市面上有许多版本,我个人挑选的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然也有徐涛等其他作者的作品。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相似,挑选时可依据个人偏好。我当时认为需要配合《一千题》来购买相关知识点的书籍,以为这样查找资料会更方便,后来发现不同版本的内容大致相同。我主要用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在9月以前,你需要通读整个政治知识体系。初期我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较为轻松,可能是由于我在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未给自身太大压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然而,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应当注重巩固基础。
(2)《一千题》我完成了两次半的练习,首次是与知识点同步进行的,那时刚学完知识点,记忆犹新,所以错误较少。第一轮结束后,到了9月,我开始快速完成第二轮。当我进行到第三轮的中途,八套卷发布,随后我就开始做八套卷,接着四套卷出来,又转战四套卷...对于政治学习,不需要过于严格规划时间。我在校内复习,看到同学们开始做八套卷,我也跟随步伐,但如果你不在学校学习,记得主动关注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发布时间。
(3)如果时间允许,八套卷的大题务必熟记于心。我做八套卷的速度较慢,只背诵了一半的大题,此时四套卷出版,我就专注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需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大题必须彻底背诵。请相信肖秀荣的权威预测力。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尽可能多地背诵八套卷的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主要钻研由李永乐老师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的比重最大且相对复杂,所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从三月到六月,我专注于打牢基础。对于教材选择,我认为关键是适应个人需求,张宇的36讲涵盖全面,难度适宜,尽管可能有些挑战性。至于660题和1000题,二者选一即可,目的都是弥补不足,维持解题状态。真题的处理依个人时间而定,无论多或少年份,都能增强信心,但切勿轻敌,因为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源于全书的练习。至于模拟题,若心理承受力较弱,我建议避免张宇的,他的题目稍难,可能影响自信,不过题型设计是很好的。其次,整理数学笔记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各种题型也有规律可循。你不可能频繁翻阅笔记和全书,毕竟任何老师或书籍都会有你不熟悉的部分。因此,边看书边做题时适当标注,或者记录在纸条上,注明页码。等书看过一两遍后,按类型汇总,这个笔记本在考前复习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在二战期间的室友采用了这种方法,成绩明显提升。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务必重视粗心大意的问题,确保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我平时也较为粗心,但通过刻意训练,考试时基本没有错误,做的题几乎都正确。数学复习大致如此,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会后续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英语我没多少经验可言,在英语上没花太多心思,不过要强调的是,阅读是大头,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说白了也需要你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然后复原文章。做阅读要严格控制时间,不管前期还是后期,我做完了两本阅读,大概两百篇的样子,可能题目的答案和你理解的不尽相同,和考研真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但是个人觉得阅读里的文章内容丰富,用词也很地道。要尽量理解每篇文章的大意,不要过分纠结一个词语的意思。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原理是理解全球经济现象的基础,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消费者、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规律,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这两大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供求理论是基础,理解价格如何凭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平衡至关重要。厂商理论,尤其是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四种市场结构的区分及特点,也是常考点。消费者行为理论,如效用论、消费者剩余等,需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核心,包括储蓄投资均衡、IS-LM模型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影响,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需深入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每个概念和理论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链条。尝试自己解释这些理论,将它们联系起来,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会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做题是检验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帮助你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重点。
关注时事,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经济学原理也很有帮助。比如,凭分析新闻报道中的经济事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这样既能提高分析能力,也能学习更具生动性和实用性。
持续学习和复习是关键。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繁多,需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巩固。每天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会你在备考路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