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杭电圣光机智能系统与机器人中心: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全攻略&高分秘籍大公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部分。我大约从10月起着手准备政治,个人认为最好是在当年的官方教材发布之前,先结合历年大纲解析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0月我才开始看官方教材,确实有些仓促,导致1000题只看了一遍,没来得及复习错题。然而,扎实做完1000题后,政治的选择题部分通常错误应控制在三个以内。毕竟,“得选择题者得天下”,用一位导师的话来说,理想状态是考试前你的模拟题选择题单选和多选都不超过两个错误。
主观题方面。这是我最头疼的部分,因为我总是担心理科背景会导致我在论述上乏力,无话可说。但随着学习深入,我发现由于前期基础打得好,许多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真正动笔答题时,思路如泉涌,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我购买并熟背了“20天20题”和肖四。考完政治后,我觉得整体情况还算不错。主观题没什么捷径,唯有不断学习与背诵,写着写着,灵感自然会源源不断。
时事政治。我一直使用的是肖秀荣系列教材,觉得他的配套资料十分完善,老师也会时常讲解时事,我就如同听故事一般轻松记住了很多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头戏,阅读一定要把握好真题,真题研究多少遍都不为过,重点是真题里面的词汇和长难句,还有老师的出题思路。大作文我没有背模板,在做阅读时,有积累里面很好的句型和短语,然后对照着王江涛作文书里的目录分类,看这个句型适合用于哪种类型的作文并造句,这样自己印象很深刻。除了自己的积累,我有把张剑黄皮书后面附的作文全部单独整理,根据话题记忆里面很好的句子,另外学他写作文的逻辑。11月份后期,我基本隔一天写一篇大作文。完型的贵在找到文章的感情色彩,通过第一二句知道文章想褒扬啥、贬斥啥,知道一些固定搭配和常考热词,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做出来,当然除了那种词语辨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如系统、信号、反馈、稳定性等。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比如,要深入理解反馈机制如何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掌握数学工具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离不开拉普拉斯变换、根轨迹法、状态空间分析等数学工具。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例如,凭拉普拉斯变换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使问题求解更为简洁;状态空间分析法则能帮助从更全面的角度理解和设计系统。
再者,理论结合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应用。你找一些实际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如PID控制器的设计,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杭电圣光机智能系统和机器人研究中心就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你尝试参与相关项目,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做题和复习同样重要。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你巩固知识点,熟悉考试题型。对历年真题,不仅要解题,更要分析出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促进深度理解和记忆。在杭电这样的学术氛围中,你会发现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进步,共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