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人文之城|孙甘露:书香满城,繁花竞放
《看见人文之城》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七集《书香满城,繁花竞放》,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孙甘露带你走进人气旺盛的上海书展现场,在这座把更多空间留给阅读、留给书的城市里,感受书香上海的浓厚氛围。
以人文之眸,阅魅力之城。《看见人文之城》系列短视频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文汇报社联合出品。
孙甘露
我是上海书展的老朋友了,每年书展人气都很旺,市民和媒体关注度都很高,“科技感”“国际范儿”也越来越浓。书展无论对个体读者,还是出版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风向标,可以说“上海书展”是全国和上海重要的文化节展品牌之一,也是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实践。
上海提出了“书香上海”建设工程。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出版成果佳作迭出,阅读活动繁花竞放。除了上海书展,还有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美好书店节等等……行走在上海,不论是黄浦江畔还是乡村远郊,随处可见能够走进去,坐下来阅读的书店,还有很多家门口的城市书房,可以24小时借书还书的公共图书馆。在上海,你能处处感受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读已经成为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书籍是文明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城市,一个把更多空间留给书的城市,会拥有更丰盈的文化实践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土壤、更活跃的文化创新能力。在上海,阅读,正在转化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正在为提升城市功能、涵养城市精神发挥重要作用。
连续9年在上海书展出摊,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茜说,丰富的书籍、国内外的大咖作者、各种“首发”“首展”“首签”活动把热情的读者们从全国各地吸引到这里,就像过节一样。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上海书展,还要让图书和图书展销会的影响力落地为展览、文旅等多种消费形式的具体产品,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看见人文之城》每日更新一集,邀请知名社科专家和实践地建设者,全景式、沉浸式解读《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9大行动、30项重点工程的精彩实践、创新案例和突出成果,阐释文化建设的内在肌理,提炼文化实践的一般规律,展示上海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自信自强文化样本的积极探索。
跟随《看见人文之城》一起去发现这座城市的活力魅力!
(原题为《看见人文之城|孙甘露:书香满城,繁花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