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深入揭秘】武大经济学霸亲授:国际贸易学考研全攻略&备战秘籍大放送!

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学习划分为两大环节:挑选题与论述题。在12月份以前,重心放在挑选题上,这个部分的价值多年来一直被广大考生所认同。由于12月后,培训机构会预测考试重点,购买参考资料并努力背诵,大部分人的得分差距不大。所以,在这种竞争态势下,选择题显得尤为关键,9月至11月应集中精力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选择题,它要求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初学者可能感到困惑,这也是我建议跟班学习的原因,因为马原的分数比重最大,题目最难。正如我们的导师所说,一旦掌握了马原,其他科目就相对容易应对。而剩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主要依赖记忆力,这就需要个人付出持续的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就买的同济的教材,当时把同济的教材看了一遍,我看了两遍,看完以后感觉对高数有了另外一种感觉。再就是大家都用的李永乐出的复习全书去年是粉皮的。我觉得大家复习数学的时候,复习全书不要急着做,因为基础都没打好,做起来是很费劲的,大家做复习全书的时候,也要自己稍微做做归纳与总结,因为我感觉这本书的知识点稍微有些碎。辅导书用的课本:高数、线代课本及配套的习题答案,同济七版高数,对应的习题答案可以用电子版。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当然,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某些同学可能抗拒),但切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我不推荐日复一日地捧着单词书,每个词念上一分钟的做法,正如我们系主任所言:“这种方法看着都让人焦虑。”单词的记忆可分为三类:全新、半生不熟和熟悉。熟悉的词汇无需再费时背诵,只需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常用搭配;对那些半生不熟的词,你需要重点掌握,因为它们可能是你的短板,一旦出现在试题中,可能会造成困扰。你可以设定每日或每周的目标来加深记忆。至于完全陌生的词汇(我个人有强迫症,所以我都会记住),如果你仅以考研为目标,我建议不必过分执着于背诵,大致认识就好。当你多次复习考研词汇书后,就应该转向真题中的词汇,特别是阅读部分。整理从2004年至2018年的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并反复记忆,尤其是那些常出现且含义因上下文变化的词汇,务必牢记。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中的单词,重点关注最近五年的内容。关于单词的学习就说到这里,如果有疑问,可以继续提问。
其次,阅读至关重要。有人认为你的阅读得分乘以二大约就是你的英语总分,虽然有些夸大,但却相差无几。提升阅读的方法,我认为就是研习真题。我可以自信地说,过去十年的阅读真题,我精读了至少十五遍,泛读更是数不胜数,有些篇章我都能够背诵并默写。即使如此,我最终还是在两道题目上犯错(这两题恰是我反复修改却仍选错的)。我没有保留真题作为最后的测试,因为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浪费资源,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每个人的状况和习惯都不尽相同。解答阅读问题时,必须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我习惯标记出题者常设题的位置和类型,并为每段话编号。例如,如果第21题的答案位于第一段第二句,我会在题旁标注“P1-②”,以便复查时更加有序。
接下来是写作部分。对于写作,我没有太多的秘诀。我并未特别投入,主要是多背诵优秀的文章,积累素材。小作文只要满足所有要求即可,大作文则需思路清晰,紧密围绕主题。
最后,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同样需要通过做真题来提高。关于这部分,我没什么额外的经验可供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石。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等问题,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等。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理解和掌握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对经济周期的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要多做练习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
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原理是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的特征和模型也很关键。博弈论的部分需深入理解,虽然可能不常出现在考试中,但其思维方式对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非常有帮助。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理论往往抽象且复杂,单纯的记忆很难真正掌握。我会先阅读教材,尝试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检验和巩固。我会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讨论我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模型,我会寻找相关的案例进行解析,或者凭观看讲解视频来辅助理解。经济学是应用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关注当前的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解读。
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防止知识点遗忘,也能帮助我理清思路,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画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帮助我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