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教训。首先,教材至关重要,尤其是考试大纲,它是基础中的基础。与其花费时间在预测题目上,不如专心研究课本的重点,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脉络,这样面对真正的试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时间管理很关键。不能认为政治只需要考前匆匆浏览和背诵预测题,建议尽早制定学习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再者,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教材,但同时也购买了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两者的题目都有其独特优点,大家可以参考,不必强行记忆。至于肖秀荣的1000题,我对大题部分未做深入研究,但选择题仅能作为巩固书本知识的工具,与考研实际题目风格不同,所以做题时要有独立思考,不应过分依赖。
考研数学方面:
大学两年的数学期末考试都是背卷子混出来的,准备考研后重新买教材重新开始学。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数学,很惭愧的说我一个学期就学了高数上册前两章,我本来自身对数学这门学科就很很很不擅长,入门也难吧,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晚上看一页才能勉强看懂,但基本上我每一页都有不懂的题目,课后题更是百分之80都搞不懂,就换了种方式,看一章课本,不做课后题,直接看一章复习全书。结果更惨,我每一页都有一半看不懂,一个寒假就啃了第一章。我看数学很慢,虽然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看,但是因为不懂的太多根本看不走,因为我基础几乎为零,所以我根据我的情况从最简单的开始重新复习,我这才开始慢慢学懂考研数学,跟老师学了得有百十个课时,做了很多真题,这才能从最开始的三十分考到现在的一百三,活生生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进程,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关注,即使在面临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时,也要坚持做一些英语练习以保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起初,我会出很多错误,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每天都精读并分析一道题目,标记不认识的词汇,理解复杂的句子,并深究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也相当重要。由于我较为慵懒,从未背诵过任何作文,我只是在复习后期平均每星期自己动手写一篇。我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通常是首段描绘画面,第二段列出三个理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写作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作文复习,积累一些常用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才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工整也不容忽视,因为我时间充足,英语的主观题我都会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提升成绩颇有帮助。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每周各做一道题目就足够了。至于背单词,初期我试过各种版本的大、小词汇书,还自行整理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了大约2000个核心词汇后,每天复习100个,直至考试前一天,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综合一通常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等基础知识。在数据结构中,重点理解和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这些基本概念,以及排序和查找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特别要熟练运用递归和动态规划解决复杂问题。对操作系统,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和I/O管理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死锁和调度策略也是常考点。计算机网络需理解五层模型,尤其是TCP/IP协议族的工作机制,如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的使用场景。数据库系统则需深入理解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从底层逻辑去理解其工作原理,不是单纯地背诵。例如,对数据结构中的算法,我会先自己尝试设计,再看标准解法,凭对比理解优化思路。对操作系统,我会模拟实际的运行环境来理解各种操作,如进程间的通信、内存的分配等。对网络和数据库,我会阅读相关的开源项目或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做题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我推荐使用LeetCode、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进行编程练习,对操作系统和网络部分,参考《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的课后习题,对数据库,动手操作MySQL或PostgreSQL数据库是很好的实战训练。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我参加了几个考研群,大家互相提问,共享资源,这样的互动我受益匪浅。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我保持学习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