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四人小组”遗骨今何在
吴石女儿吴学成的 " 殓父书 " 近日引发强烈关注。这封上呈台湾当局 " 军法局 " 要求收敛吴石骨殖的呈文,虽不是其亲笔写成,但从中仍能感受到吴学成姐弟俩当年血泪俱下的心痛,时隔 75 年读来仍动人心魄。
这封呈文的署名为吴学成。据多年跟踪 " 吴石案 " 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周军介绍,吴学成是吴石次女,跟随吴石赴台时,年仅 16 岁。
1950 年 6 月 10 日,吴石就义。6 月 14 日,这封呈文就送达台湾 " 军法局 "。当时,吴学成的母亲仍被扣押中,因此,她还要照顾年仅 7 岁的弟弟。同时,因为父母相继被抓捕,吴学成姐弟还面临着被赶出家门、无地可栖的境地。
幸有吴石部下、同族侄孙吴荫先侠肝义胆,不惧牵连,帮衬着他们。也是吴荫先携吴学成、吴健成姐弟,到台湾 " 军法局 " 申领了吴石遗骸。
这封呈文很快得到批准,吴学成她们将遗体领回火化,把骨灰寄放在台北 " 福州山 " 墓地的庙里。" 早年,福州山墓地以安葬福州籍亡者为主。现毗邻台北捷运麟光站的生态公园。" 周军说。
1991 年,吴学成与其丈夫夏金辰把吴石的骨灰从台湾带回当年留在大陆的哥哥吴韶成所在的郑州。1993 年,王碧奎逝世,骨灰也被带回国。1994 年 4 月 22 日,国家有关部门遵照二位故人的遗愿,把他们合葬于香山公墓,即现在的北京西山福田公墓。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提到 " 东海 " 四人小组," ‘东海’小组代号纯属虚构,吴石的代号是‘大舅’。" 周军说。但电视剧中的四人史上确有其人,且其他三人与吴石同日就义。那么,他们的骨殖后来又怎样了呢?
关于朱枫的后事,南京已故老作家冯亦同在《朱枫传》中有详尽披露,此不赘述。而在台湾留存的档案中,还有一件朱枫继女当年申领遗物的档案。台湾作家秦风曾依据这份原始档案发现,1950 年 6 月 10 日,朱枫遇难后,遗体即由台北市 " 卫生局 " 火葬管理处派人送去火化。她的继女阿菊此时还在被拘押受审中,3 个月后阿菊被释放,她念及继母养育之恩,追寻朱枫的遗骸与遗物。知遗体已被处理,遗物尚在经办此案的国防部 " 军法局 ",9 月 27 日,她给 " 军法局 " 写了一封信,申请收领遗物,全文如下:
" 窃民继母朱湛之误入歧途,致受国法制裁,此固有应得,百死莫赎。惟民每一念及先严养育之恩,则又不免戚戚于怀。据闻先继母全部遗物现由你局保管,拟肯准予赐发,由民收存以资留念,以备他日迁运先继母遗骸归祖茔之用,临呈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 军法局 " 不久同意了阿菊的请求。但当时局势过于严峻,阿菊生怕再受牵连,最终并没有去领取朱枫的遗物,直到后来,秦风在大陆《老照片》杂志上披露朱枫照片被朱枫后人认出,寻找朱枫遗骨之事才被提上日程。最终,朱枫遗骨被找到。朱枫归葬大陆之事,周军曾全程追踪。他清晰地记得,朱枫于 2010 年 12 月 9 日回归北京,次年 7 月 12 号下午回归故里,7 月 14 日上午骨灰被安放于镇海革命烈士陵园。
" 东海 " 四人小组之一的陈宝仓,在 1950 年初已经感到风声日紧,随即先后将妻女和儿子送往香港。所以陈宝仓就义后,当时岛内也无人去认领遗体。陈宝仓的妻子师文通想方设法通过教会,联系到在台北的两位教友唐辉麟和陈克敏,请他们出面领回陈宝仓遗体并火化。陈宝仓女儿陈禹方又委托刚好计划借道香港回上海考大学的同学殷晓霞,将陈宝仓的骨灰从台北带到香港。
1950 年 7 月,殷晓霞乘船到达香港,但抵港后遇到严查证件。因没有 " 入港证 " 她无法登岸,无奈之下,只得丢掉行李物品,将骨灰盒绑在身上,趁夜潜水偷偷登岸,将骨灰盒交至陈家。
1951 年 7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作出书面证明:" 陈宝仓同志系到台湾从事祖国统一工作而牺牲。"1952 年 9 月,陈宝仓的家人收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编号为 0009 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1953 年 9 月 14 日,陈宝仓的骨灰落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沉默的荣耀》播出后,烈士聂曦的后事也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关于他的遗骨安葬何处,有无后人,网络上各种说法都有。
据公开资料,聂曦原名聂能辉,1917 年生在福州,早早投身革命,后来用 " 聂曦 " 这个名字从事革命工作。赴台湾时,聂曦并非孤身一人,而是带着妻子高秀娟,和生于 1945 年的女儿聂凯声。
1950 年 6 月 10 日聂曦就义,6 月 14 日,高秀娟因正患病,无法前往台北为聂曦安排后事,只好委托聂曦表妹杨韵清代为领回聂曦遗体,火化后,寄存于台北一家公墓。
在台湾解密档案中,高秀娟所写的呈文里,除表明身患重病外,还有 " 遗孤在抱 " 这样的字眼,这位 " 遗孤 " 就是聂尚骥,他们一直生活在台湾。最近已有网友在台湾查找到聂曦骨灰存放地,并找到聂曦后人相关文件资料,并称他们 " 生活安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