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印刷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全攻略:实战经验+备考秘籍,助你一战成硕!

北京印刷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一战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的,还看了一遍红宝书,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11月底才做完,复习了第二遍,依然觉得很模糊,好多都记不住,开始后悔不应该做这本书的。到了12月开始心慌了,觉得看着真题选择题都靠蒙,大题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开始狂背,貌似也没用上。二战时从11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了,2000题是扔掉了,认认真真的看红宝书,买了一本配套选择题来练,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题目没有那么多,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可能是因为看过一遍的原因,这一遍很快。到12月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很简单正确率也很高,考试前最后两个星期,我就把红宝书翻出来重新有选择性的看,还看了上课时候做的笔记,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框架,每看完一章,就划个框架总结图,特别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时间事件一定要连续地把握好,挑了一些固定的套话背,红宝书复习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个星期我就开始重点攻哲学题,因为大题拉差距就在哲学题。我把老师给总结的哲学部分框架自己按照红宝书上哲学原理细化了一下,自己画一张知识结构图,每个原理,方法论意义都包括进去,但原理一定要先理解。找了近三年的政治真题上的哲学题,每个题先答看上去最明显的东西,然后按照框架图一个个的套,感觉有的就写上去,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这样哲学题所包含的每个原理都答上去了,无懈可击呀 。进考场前我把最后五套卷上做错的选择题看了看,考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我做错过的。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我开始做真题超精解。超精解快做完的时候错误率还是那样,每次模考完都特别难受,感觉真题都被我浪费了,但又非常清楚自己做不对题80%的原因就是不认识单词。虽然7月我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看朱伟的练恋有词帮助自己记忆,但他讲的毕竟没有覆盖所有考研单词,所以没办法只能买本新东方的乱序版单词回来逼着自己背。我把所有单词都抄下来,只抄单词,只抄单词,没有释义和例句,贴在墙上每天早上起来看着单词在心里想它所有的意思,尤其是那些特别熟悉但又有些奇奇怪怪的意思的单词,记一个小时再开始其他科目的学习。就这样反反复复每天都背背背,到考试之前大概背了七八遍左右,考试的时候基本没有不认识的超级顺。所以,单词一定一定要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无论是C++,Java还是Python,都需掌握其基本语法结构,如变量、数据类型、控制流程(循环与条件语句)、函数等。这些是编程的基础,也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石。我建议大家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深入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中,高效的算法和合理的数据结构能显著提升代码性能。例如,排序算法(冒泡、选、插入、快速等)和查找算法(线性、二分、哈希等),以及链表、栈、队列、树等数据结构,都是常考知识点。我会经常在LeetCode等平台上实践并对比不同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以此加深理解。
再者,实际编程能力的锻炼不容忽视。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不能应用到实践中,也无法应对考试中的编程题。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编程项目,是课程作业,也是自我挑战的项目,比如实现一个简单的游戏或者工具。这样不仅提高编程熟练度,也能帮助你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熟悉考试环境和格式。大部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程序设计部分会采用在线编程平台,提前熟悉这类平台的操作,了解输入输出格式,调试技巧等都会在考试中节省大量时间。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至少编写一段代码,每周解决几个算法题目,每月完成一个小项目。这样的节奏我保持了对编程的敏感性和实战能力。我也鼓励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互相出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