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统计与管理学院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这次考试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自己在选择题部分的表现不尽人意,大题目则猜对了两道半,这主要归因于今年的热门话题相对集中,但这样的好运并不总是会重演。坦白说,我对政治付出了大量努力,因为它是我需要加强的部分,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这一科目无法达到分数线,因此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然而收效似乎并未与付出成正比……)。我认为我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政治的理解不够深入,做题量不足,同时缺乏对错误题目进行有效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对于简答题部分,我已经尽力去记忆很多内容,但预测机构的准确性年年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的热点话题,所以只能祝大家好运了。顺便说一句,我个人不太推荐任的《要点精编》,我在第一轮复习后标记了许多重要点,但之后再也没有翻开过,它的组织结构混乱,不符合我的学习习惯,如果你喜欢这本书,还请见谅。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开始,由于其时效性强,等待新的大纲发布再开始也绝对来得及。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我开始从基础复习,把复习全书和课本都过了一遍。十月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6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但是8套卷能让你清醒,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认清现实才能百战不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需要精读虽然费时间,但是本质上提升阅读实力的唯一途径。我对自己要求是至少要达到两点1、没有生词,2、理清行文结构(这两点真的很重要)错多少无所谓反正也不是真题,但一定要知道自己错在哪然后再买两本厚一点小一点的本子,一本用来记录你第二天还记不住的单词,另一本用来抄写真题里遇到的生词,然后每天背单词的时候拿出来和单词书一起背,后期你会发现主要都是背自己多次记不住的那些单词了,所以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如果还有时间,想要额外拓展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你可以在刚刚开始复习(如果你复习时间比较早)的时候拿一些原版的短篇小说or经济学人等英文期刊的文章来读,主要是读懂、认识高频词汇。我当时用的是《华研外语》的真题,里面有一本40篇的经济学人的截选,因为我对于经济类和科学类的文章比较薄弱,所以先拿那个看,看了有20篇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需扎实的数学基础,还需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理解概念上,一定要注重理论的清晰性。例如,概率的基本性质(非负性、规范性、加法性)以及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等基本概念,必须深入理解其含义和计算规则。对统计学部分,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核心概念要透彻掌握。
习题练习至关重要。凭大量的习题,你熟悉并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题技巧。对概率论中的随机变量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不仅要能熟练求解期望和方差,还要会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统计学部分,如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的应用,以及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步骤,都需凭大量习题来强化记忆和理解。
再者,理解和应用公式是关键。比如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些理论在金融统计中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比单纯公式更为重要。同样,贝叶斯定理在风险管理和决策分析中的应用也需深度理解。
案例分析也是提高分数的一个好方式。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专业往往需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金融场景,所以,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或解决一些金融问题,提升综合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定期回顾,不断巩固基础知识,保持好的心态,因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并非一蹴就,是需时间和耐心的积累。与同学交流讨论,参加模拟测试,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