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交通运输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交通运输考研全攻略:资深学长学姐倾囊相授,助你一飞冲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如果你这时候还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可以适当补充其他老师的押题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暑假期间留校复习,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优秀的四六级成绩并不代表考研英语也会出色。因此,对于那些常说自己英语能力一般的同学,无需畏惧,让我分享一下我的英语复习方法。我大约用了三个月时间专注于词汇记忆和阅读理解,红宝书的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两次,同时借助张剑的黄皮书来研读文章。虽然张剑的书中文章质量很高,但其命题风格与考研英语有所不同,所以做那些练习题的结果不必过于纠结。每天我会投入约三个半小时学习,直到六月中旬,我才开始接触真题,选择的是考研1号系列,感觉很适合我。我坚持每天做一篇真题,并在次日清晨背诵文章和短语,将2005年至2014年的真题文章几乎全部熟记于心。回顾起来,我在英语复习中的最大遗憾就是没在最后阶段预留几套真题来做模拟,导致后期缺乏新的练习材料,因此真题我大约重复做了三次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航空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石,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静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牛顿三定律,掌握力系的简化和平衡问题的解决。对刚体的转动和平移,理解角动量守恒和转动惯量的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在动力学方面,振动理论和相对论基础是核心。你需深入理解质点的动力学方程,掌握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如光速不变原理和洛伦兹变换,也要有清晰的理解。
至于流体力学,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伯努利定理是必须掌握的内容。理解流体的连续性假设,以及压力、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这对分析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了解流体的粘性和湍流现象,也是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并公式是一回事,但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则是另一回事。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方式。参与实验课程,凭观察和动手操作,直观地理解力学原理。
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力学的基础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淡化,所以定期回顾和梳理,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是保持记忆鲜活的重要手段。利用在线资源和讨论组,和其他同学交流解题思路,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