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全攻略:学长学姐亲授秘籍,带你轻松上岸!

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7月份几乎没看什么书,看不进去,就偶尔看看政治。今年的政治已经显露出了改革成型的雏形,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考法变了,有点像高考的模式。由往年的注重知识点记忆转向了注重知识点理解。所以政治知识点死记住(特别注意像什么主旨、关键、立足点等词语)是基础,还有联想、理解与体会,学会举一反三,尤其肖大神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琢磨。学习政治,要紧跟肖大神,他出的题最像真题,而且这几年考研真题分析题他几乎都会押中。14年内部资料押中大题4道,最后四套题押中3道,15年内部资料和最后四套题都押中了1道大题,还有选择题也押中了几道。考研最后要多背诵风中劲草的浓缩的知识点。至于其他的政治模拟题,分析题可以挑着做一些,选择题可以练练手,不用太在意。尤其选择题可以多练练。另外,政治真题可以稍微练一下选择题,关键分析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它是从那几个方面答题的,分为那几步,如果是你你会答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点自己想不到等等,多问问自己,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四套卷是要背诵,但也不能总指望押题,学会答题才是最可靠安全的,考场上才会临危不惧。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现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数二真题,数一数三各一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重点放在单词和阅读上。单词方面,三月份就开始背单词。单词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背完几遍以后,可以把自己还不熟练的写在小本子上,这样在很多闲暇时间(例如上厕所期间……)都可以记单词,这样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记了,我是在暑假完成这项工作的。阅读方面,刷真题刷真题!第一遍不需要太快,我是很着急的人,所以都是要求自己一晚上就是4篇阅读,阅读用书就是张剑黄皮书,20年真题,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先做后十年真题。建议大家买试卷版的,这样用起来很方便,阅读一开始做,你可能完全不懂出题人的脑回路,错的一塌糊涂,我经常就是一篇就对1,2个。这时候总结就很重要!每一篇都要认真总结,不会的单词,长难句,还有一些出题人套路,第二天进行背诵。第一轮做完后,在刷第二遍之前,可以有意空出一段时间,将第一遍的答案都忘掉,在这期间,我刷了张剑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题目难到怀疑人生,也没有做完,挑几篇重点的总结经验。后来就二刷真题,这时候应该就会出现质的飞跃,2010年的,我记得我就错了2,3个。新题型我大约11月份才开始准备,用的就是阅读150篇里的新题型,一天3-4篇,遇到容易的就很快,难的不仅慢,还会错,后来又做了真题里的新题型。其实新题型挺看命的,抽到容易题大家都皆大欢喜,难题,很多人都会全军覆没。翻译也是看的150篇,完型就只是练了练真题。作文,看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辅助何凯文的作文书,对每个话题都进行了自己整理,然后一天背2-3篇左右,基本都是背的历年真题范文,后期可进行默写。ps今年小作文我几乎就是默写上去的!所以作文没有好办法,一定要多背,量变变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力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水力学主要研究水流的行为和性质,包括流体静力、流体动力学、流动形态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凭实例来深化理解。例如,掌握压力、浮力、流速、流量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关键。
深入理解和应用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的核心。这个方程描述了无黏性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能量守恒,用来分析管道中的水流、水头损失等问题。你需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程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公式。
再者,流体动态部分,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也是重点。这些方程构成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基础,是解决水流动态问题的关键工具。了解并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理论学习凭阅读教材、听课笔记,甚至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来完成。但更重要的是,要凭做题和实验来巩固理论知识。我经常凭解答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我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这有助于提升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概念,加深理解,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的话,寻找一位指导教师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启发。
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耐心。水力学是一个需深度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领域,有时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复杂的计算。但是,只要你坚持不懈,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