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信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全攻略:自动化学院学霸秘籍大公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本身是文科生,高中政治学的还ok,就准备等到出了大纲以后正式开始复习政治。如果你们对自己的政治感觉信心不大,那么还是从暑假开始,最晚也是出大纲的时候。只不过政治在九十月份都不会花太多时间,但是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要给政治分配更多的时间了。我自己是跟着肖秀荣的复习来的,就是说他的考研政治那套书我每一本都买都看。基本上大家都会选择是肖秀荣还是任汝芬。政治那几本大学教材就不用看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我是把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做基础教材的。政治基础还是要扎实,我把1000题做了两遍。我个人相信,最后取得的分数和你投入的时间精力还是正相关的。只要方法没有跑偏,政治至少不应该成为你们拉分的科目,无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大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首先复习全书肯定少不了,很好的全书,只是前期大家都还不会使用,全书的方法真的很全面的!那么就来说说我对于数学的学习,首先就是系统看一遍复习全书,做一下例题,把不太理解的例题或者解答按照不懂的程度分级别标记。第一遍可能看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有很多题都看不懂,这个现象很正常,不用着急,因为全书上面是按照你对于知识已经很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的,例题都很综合,所以第一遍看不懂不要紧的。过完第一遍后第二遍就是重点看自己标记的不懂得题目和知识点,这样过第二遍。然后我买了一本660,但是我感觉做完之后收获不太大,难度吧,也还可以吧,这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把握,如果要我建议的话:时间不多的就不要做了,直接做真题。下一步就是一套一套做真题了,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真题,卡不卡时间自己斟酌,反正我是没有卡时间做的,然后就是做完后根据答案来核对是自己的问题:到底是自己粗心大意算错数了,还是自己就是对这个知识点模棱两可拿不准,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解法。这些一定要分析清楚,在分析的时候,要千万注意一个情况就是: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因为粗心造成的,。要知道粗心也是分好多种的,也许就是你对知识掌握不牢靠,才导致自己下手犹豫导致错误;也许有的错误真的就是你算数算成了三八四十二这样的低级错误。一定要分析出来!!这个很重要!!之所以重要就是要查漏补缺!!对症下药!!当把真题从头到尾做一遍以后,回过头来一定要再把做错的知识点在复习一下,相应的真题也要再做一下。然后我是第二遍卡时间做的,如果第二遍卡时间还没有做完整张试卷的话(允许有个别难题不会做)那么自己就是真的要再找原因了。第二遍完成以后,可以找来其他的真题来做一下自己没见过的题型,看一下,了解一下,争取达到融汇贯通。然后可以少做一些模拟题来保持一下手感,注意不宜过多!!模拟题只能说是用来保持做题的感觉,不宜太较真!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把真题做一遍,这样就要快到考试决战的日子了。数学得做题,保持手感,要不然三天不做数学题你就会感觉手生疏了。然后就是做总结了,做总结是一个自己对知识梳理的过程,使自己在头脑中对于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假如自己能够很清楚的说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那么想必你已经对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总结出来,那么可能就是自己没有掌握好,这个过程也是自己的自我检验过程。非常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包含了几个关键部分: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而词汇是其坚实的基础。诚挚地建议那些渴望进步的学弟学妹们,即使日常学习中再怎么懈怠,也决不可轻视英语的学习,尽早尝试考一下雅思或托福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论是否打算出国,至少能激发你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临近毕业时,无论是深造、留学还是求职,英语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入再多精力在它上面都是值得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系统稳定运行,并能有效应对各种扰动因素。在备考过程中,我首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如控制系统、反馈、稳定性等。这些概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理解它们帮助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
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核心内容。对系统的时间域分析,要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频率域分析中的根轨迹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也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控制器的设计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方法,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输出反馈控制、最优控制等也是考察的重点,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大量习题,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尝试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凭仿真或实物实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我强烈推荐团队学习和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不仅激发思考,还能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关键,这有助于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