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九月启动复习,既不必急于求成,也不宜拖延过久。一方面,我害怕无法达到分数线;另一方面,如果太晚开始,随着考试临近,压力会逐渐增大,可能干扰我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有序起步。我的主攻资料是肖秀荣系列。初期,我每天研读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练习。我会在专注专业课程的同时匀出时间给政治学习,以免最后阶段感到紧张无助。这个阶段大致在十月底结束。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多次回顾精讲精练,并辅以红宝书,帮助加深记忆。随后,肖老师发布了形势政策和肖八、肖四。尤其是肖四的大题,几乎每个考研人都是必背的!总而言之,跟紧肖老师的步伐,熟记肖四,政治科目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很早就开始看书,但速度不快,七月正式开始看的吧。看一章书,做一章全书,错题画圈圈,然后整理到错题本上,三种颜色的笔,蓝色抄题,黑色写答案,红色写考到的知识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整理错题不要每一道都抄,相似题型的题目挑1、2道典型的写上就可以,不会累,回看的时候省时间,效率也高。边看书的时候我会边把需要背的公式、定理暑假结束以后开始上阶段扫尾,之后做模拟题和真题,17年超越5套,张宇8+4,400题5套,李永乐6+2,真题04到20年穿插完成,基本每天一套。11月中旬后,我和一个小伙伴,每周会先约好完成哪些套题,虽然是网上交流,但对我的督促力也是极大的,懒就要抱大腿。主要就是因为每刷完一套,会回顾两遍以上,仔细看每个题型,我是光顾着做题嗨了,到考场上我是一个也没看出来。虽然有两三道大题题型在模拟卷上都出现过。都写下来,考前再巩固记忆一下效果很好。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敌,因为我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可以说对英语并不敏感。我从4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英语,因为我觉得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个持久战。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6月份),侧重点是背单词,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它贯穿了我们考研的始终。单词书用一本就可以,我用的是红宝书,那本厚的大概背写了3遍,之后一直用的是那本薄薄的小本,一直背,每天都在背单词。刚开始可能比较慢,大概保证一天两个小时的单词背诵,这时可以结合着96年之前的真题练手,注意一定要重视真题,珍惜真题,也可以偶尔做作黄皮书的阅读多少篇,对错不要太在意,多积累单词。每天保证至少两篇的阅读理解。第二阶段(6—10月份),这一阶段单词差不多记完了,所以要侧重阅读理解,但是单词还是每天都要背,需要40分钟左右。最好保证每天下午做一套真题,一定要认真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都不可落了,还有里面的长短句都要搞懂,如果有精力,背诵几篇经典的真题阅读就更好了。其实这一阶段已经在提升你的翻译能力了。第三阶段(11——12月份):每天大概20分钟熟悉一下单词,每个星期做一两套真题就可以了,要把握时间。到最后时间紧张,每天可以只写一两篇阅读就可以了。另外练习一下完型、翻译、新题型,还有自己把热点话题练习一下写作,可以找同学互改一下,也可以背诵几篇范文,然后形成一篇自己的模板作文会更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一门涵盖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热能转换与传递的基本原理。对热力学,理解并掌握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至关重要。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强调了系统内能量的增加等于输入能量减去输出能量;第二定律则涉及到熵的概念,它是热力学过程不可逆性的度量,对理解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极其关键。
在流体力学部分,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压强、密度、温度的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流动规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是基础。伯努利定理的应用也是常考点,它描述了无摩擦流体在稳定流动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关系。
再者,传热学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要特别关注傅里叶定律(导热)、牛顿冷却定律(对流换热)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理解这些基本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是解决传热问题的关键。
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深入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尝试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比如设计一个热交换器或者分析一个制冷系统的性能,这样既能提高应用能力,也能你更直观地感受到热工基础的实际价值。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复杂的公式和概念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帮助深化记忆。找到一些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对提升应试技巧很有帮助。